【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这里是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在线访谈的直播现场,欢迎大家收看。近期我们北京交警的微博、微信平台收到很多朋友咨询夏日行车安全的问题,现在正值夏季,天气炎热,车辆出行的安全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要注意的。为此,我们今天专程请来了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安监处的李建超警官跟大家进行交流,让我们欢迎李建超警官。您好李警官!
【李建超】主持人好,网友们好,很高兴能够有机会与广大网友交流。
【主持人】夏季高温炎热,驾车出行要注意的情况肯定很多很多,期待今天的在线互动能够为网友们解决一些疑问和实际问题,使大家更好地安全出行。好,现在有网友提问了,他说,请问李警官,夏季行车安全有哪些需要注意的情况呢?
【李建超】夏季行车安全,我认为,主要应该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夏季高温天气,柏油路面经太阳曝晒容易产生“镜面效应”,使人产生错觉,就容易烦躁,就会导致开车时注意力不集中,若遇到危险情况就很难避让。这就要求驾驶员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对路面产生的“镜面效应”有良好的认识,在思想上有充分的准备。
二是在炎热的夏季里,柏油路面变软,容易粘在车轮上,刹车时,附着系数下降,降低制动性能。在行驶过程中驾驶人尤为注意。
三是夏季夜间行车,路面上乘凉的闲散人员增多,应当降低行驶速度,注意观察路面情况,并变换灯光提醒路人。
四是通过有农作物的路面时,应降低车速,不要轻易刹车,以防车辆发生侧滑;要绕开堆放的农作物和器具,谨防有人在里面休息,并注意预防有人从堆放物中横穿公路。通过后还应检查车底盘是否挂有农作物,应及时清理。
五是驾驶室内严禁放置气体打火机及碳酸型饮料,防止温度过高产生爆炸,对驾乘人员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六是夏季行车遇到雷雨时,应降低车速,开启雨刮器;如雨过大,应当停车避雨,停车避雨时,应当选择地势较高的位置,防止水淹;还应当选择远离树木、高压电线等较高物体,防止雷击。
【主持人】看来夏季行车安全,还是要注意防止高温的影响,驾驶员要应对气候炎热、光线强烈、路面变软、雨水增多、容易困倦等问题,广大网友一定要谨慎驾驶,安全出行。接下来,还有位网友问到,我是一个女司机,夏天实在是太热了,偶尔穿拖鞋或者高跟凉鞋开车没有问题吧?
【李建超】要提醒这位朋友,切忌穿拖鞋和高跟凉鞋驾驶车辆出行。夏日里很多朋友喜欢穿拖鞋,既好看,又方便凉快,有的甚至穿着拖鞋开车。其实这是很危险的,因为拖鞋不跟脚,一旦发生紧急情况的时候如果踩油门或刹车时,很有可能因此延误了刹车时机造成交通事故,因此道路交通安全法中有明文规定不得穿拖鞋驾驶。夏季很多女性喜欢穿高跟鞋驾车,高跟鞋因为后跟比较高,其踩刹车踏板时,往往踩不到位,而且因为其与刹车踏板接触面积较小,极易滑到制动踏板下面,从而导致交通事故发生,所以夏季开车切忌切忌穿拖鞋和高跟凉鞋。这是为了您和家人的安全考虑,所以不能一时贪凉,图方便。
【主持人】看来女性朋友在夏天驾车出行更应该注意了。有位朋友问,夏天驾车开空调制冷,长时间吹空调不会对车辆安全有影响吧?
【李建超】夏天车内开空调能保持凉爽,但是不建议长时间吹,应该保持车内通风、空气清新。夏天很多朋友怕冷气跑掉了多费油而不开车窗,发动机怠速运转时,汽油燃烧不完全,会产生一氧化碳。一般装有空调器的车辆,密封性能较好。绝大多数人在这种环境中呆几个小时就会有头晕、倦怠的感觉,而且记忆力也会减退。同时,车内人员呼出大量二氧化碳,车内氧气急剧减少。所以建议开车人适当调节空调工作状态,或每隔一段时间打开车窗透透气。车被暴晒后,进入车内不要着急马上开空调,应先将风扇打开到最大,过一会再启动空调,这样不仅能起到很好的制冷效果,还能够最有效地将车内装饰物在高温下挥发的异味排出窗外。特别切忌在封闭情况下,如车库等地发动车辆休息,开启了汽车冷气就一定要保持斜对的两扇车窗开启一定缝隙,以保障车内有新鲜空气流通。
【主持人】明白了,很多细节我们往往都忽视了,夏季行车要注意的事项还不少呢。李警官,这又有位女士问了,她说,夏天阳光刺眼,我戴着墨镜驾驶没有问题吧?
【李建超】戴墨镜驾驶肯定是没问题的,但也要注意选择适当颜色深度的墨镜。驾车时切忌使用颜色过深、边框过大眼镜,一方面墨镜的暗色能延迟眼睛把影象送往大脑的时间,降低驾驶员对外界环境刺激的反应速度,另一方面这种视觉延迟又造成速度感觉失真,使戴墨镜的司机作出错误的判断。驾车行驶时反应慢就将是致命的错误;另外过大眼镜易压迫鼻梁,造成眼睛疲劳,同样不利安全驾驶。很多女士爱美,喜欢戴超大的墨镜,但是这种情况呢,会影响到驾驶员的视线,其实是不建议佩戴的。
【主持人】好,谢谢李警官的解答。有位网友问,夏季行车,在驾驶前应该简单的检查一下车辆的哪些情况呢?
【李建超】 这个问题问的很好,我们很多朋友驾驶车辆,有时候着急出门,但是没有注意检查车辆的情况,车坏在半路上,更耽误事儿。所以我建议,在驾车前,一是要注意保持车况的良好。所谓车况良好,主要围绕行车安全方面来说的,从实践来看,每年夏天都会发生几起汽车自燃事故,主要原因在于:夏天气温高,加上发动机本身的温度,造成车辆行驶时处于高温状态下,而发动机舱是车辆温度最高的一个区域,此时如果车辆本身如果存在油路、电路管线老化、电瓶液外溢的情况,一旦发生渗油、漏油等情况,极易造成车辆自燃;气体打火机等易燃易爆物品也应该及时清理。所以非常有必要在车内配备灭火器并熟练掌握操作方法以防意外。出行前做好这些情况的检查,能够保证安全行车,会让你更省心。
【主持人】进入夏季呢,雷雨天气增多,如何在雷雨天气条件下安全行车,成了众多车主热议的话题。这位网友就问了,雷雨天气中如何安全行车?
【李建超】夏季雷雨天气多,很多时候我们在路上行驶,突然电闪雷鸣,倾盆暴雨就下来了,会影响到我们的行车安全。我总结了一下:第一呢,要保持良好行车视线。雨天特别是下暴雨时会严重影响行车视线,所以雨天开车除要谨慎驾驶、保证车辆机械正常工作外,还要保持良好的行车视线。雨天行车使用前大灯会形成炫目的光幕,要避免使用前大灯而改用雾灯。干扰视线的主要原因是雨水和车内的雾气,而空调是理想的除雾工具。在雨季行车,前挡风玻璃容易出现雾气,这时只要按下A/C开关打开空调,将吹风口转向挡风玻璃,附在挡风玻璃上的雾气就会很快消失。另外,由于两侧挡风玻璃和后视镜都有雨滴,导致视线不清晰。有条件的话,可以在玻璃镜片上涂点肥皂水,而最简便的方法就是拿纸巾把后视镜水滴擦干即可。
【主持人】李警官解答的很详细很贴心,希望能给网友们提供帮助。最近已经进入了汛期,北京市的汛期其实雷阵雨还是比较频繁,这里就有位网友问到,暴雨天气中,有时候会遇到积水的路段,甚至车辆会涉水,这种情况我该怎么办呢?
【李建超】我们都知道,车辆涉水是很危险的情况,尤其是前些年的一些车辆涉水事故,后果很严重。暴雨天气里,应尽量避免车辆经过较深积水的路面。如果行驶中万不得已要涉水,应在1~2挡低速一口气通过,不要高挡位低转速猛冲。如果涉水时因为水面过高造成车辆熄火,这时千万不要试图在水中启动车辆冲出来,否则你的发动机就有进水爆缸的危险,那你就得送修理厂“大出血”一回了。
正确的处理办法是,不管多大的雨,也得下车把车推到没有积水的地方,查看空气滤芯是否进水,确认没有后再启动,不然就直接找修理厂或打电话叫道路救援。总之呢,前往不要冒险进入有积水的路段,尤其是不清楚积水深度的路段,要耐心等待积水排空再安全通过,或者绕行这个路段,不能图一时之快,而置安全于不顾。
【主持人】总之呢,千万不要冒险进入有积水的路段,尤其是不清楚积水深度的路段,要耐心等待积水排空再安全通过,或者绕行这个路段,不能图一时之快,而置安全于不顾。刚才李警官给我们介绍过遇到暴雨天气该怎样应对,我们知道《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对于夏季遭遇恶劣天气的时候,驾驶员应该注意的问题也有相应的规定,在这里请您给我们来做一下介绍?
【李建超】是的,在《道路交通安全法》里有这样的规定,在城市的道路里面遇到雾、雨、雪、沙尘、冰雹,能见度在50米以内的时候,车速不得超过30公里/时,机动车在夜间没有路灯,照明不良或者遇到雾、雨、雪、沙尘、冰雹等能见度比较低的情况下,应当开启前照灯、示廓灯和后位灯,但同方向行驶的后车与前车近距离行驶时,不得使用远光灯,这指在城市道路里行驶。
在高速公路行驶还有一些特别的规定,遇有雨、雾、雪、沙尘、冰雹等低能见度气象条件时,应当遵守下列的规定。
第一,能见度小于200米时,开启雾灯、近光灯、示廓灯和前后位灯,车速不得超过60公里/时,与同车道前车保持100米以上的距离;
第二,能见度小于100米时,开启雾灯、近光灯、示廓灯、前后位灯和危险报警闪光灯,车速不得超过40公里/时,与同车道前车保持50米以上的距离;
第三,能见度小于50米时,开启雾灯、近光灯、示廓灯、前后位灯和危险报警闪光灯,车速不得超过20公里/时,并从最近的出口尽快驶离高速公路。这是咱们交通安全法的相关规定。
在这里呢,也给大家做一下法律常识的普及,希望能够帮助到广大网友日常的安全出行。
【主持人】非常感谢李建超警官做客在线访谈节目,由于时间的关系,今天我们在线访谈节目先进行到这里,大家可以点击我们交管局的网站进行这期节目的观看,如果您还有什么不明白的请通过微博、微信把问题发给我们,我们会尽快的给您解答。非常感谢安监处的李建超警官来到节目当中为网友们答疑解惑,我们下期在线访谈再见!
【李建超】网友朋友们,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