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个人中心交管问答无障碍

用好经济杠杆缓解交通拥堵

时间:2010年02月02日  字号: [ 大   中   小 ] 打印

  北京市酝酿多年的差别化停车收费调整方案,在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后,正式对外公布了。
  这一政策导向明确,就是充分利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大对静态交通的规范化、精细化管理,缓解城市尤其是中心城区路面的交通拥堵,以及由之带来的大气污染、交通安全等问题。
  近年来,随着城市发展日新月异,本市机动车数量迅猛增长,不久前已经突破400万辆。机动车数量的增长,在反映着城市繁荣、产业进步和市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也带来了日益严重的交通拥堵问题。如何有效破解这一现实难题,考验着城市管理者的智慧。
  为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营造良好的交通发展环境,北京这些年一直在积极努力。比如,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完善路网体系,打通微循环。比如,明确了公交优先的交通发展战略,实行了公交低票价,同时大力建设轨道交通,以降低公交出行成本,提高公交出行比例。再比如,探索轮号限行等措施,引导公众更合理地使用汽车。通过不懈努力,北京在解决交通难题上不断取得新成效。
  多年的实践告诉我们,要有效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光靠行政、政策、法律等手段来引导还不够,发挥经济杠杆的作用,挖掘管理和服务的潜力,也都是必要的措施,并且往往更有针对性,也更为科学。差别化停车收费这一方式在世界上很多城市,特别是机动车数量庞大、交通拥堵严重的城市,已经被普遍采用,并且效果明显。目前,北京的静态道路资源配置很不平衡,一些中心城区车满为患,众口都怨“停车难”,还有一些地方,地面停车场“一位难求”,而地下停车场却空空荡荡,此外部分地区乱停车、乱占道严重,导致交通秩序混乱。此次进一步调整差别化停车收费标准,既体现了国际大都市的通行做法,也是从北京交通现状的实际出发进行的有益实践,我们希望这一方案在实施过程中能不断改进完善,真正达到政策初衷。
  北京要建设世界城市,一个良好的交通环境是必备因素。从现状来看,我们还有不小的差距。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布局调整,如果不能合理解决静态交通与动态交通的供需矛盾,必然会对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一定制约。北京已经确定了建设人文交通、科技交通、绿色交通的行动计划,确定了未来几年本市交通发展的思路、目标和重点任务,这为我们进一步探索破解交通拥堵等难题提供了方向。只要从首都实际出发,吸收其他城市先进经验,不断探索科学管理办法,就一定能积小胜为大胜,为北京营造一个良好的交通发展环境。

  来源:北京日报  2010-2-2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政务服务热线:12345

欣欣警官信箱:xin@jtgl.beijing.gov.cn

微信公众号

政务微博

主办: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 承办: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网站运行中心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0000174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1220号 京ICP备08006306号

主办: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