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个人中心交管问答无障碍

错峰第一周早晚高峰道路交通运行好于上月同期

时间:2010年04月16日  字号: [ 大   中   小 ] 打印
       4月12日市政府推出错峰上下班等综合缓堵措施。从实施第一周(4月12至4月16日)情况看,早、晚高峰路面交通运行效果环比上月(3月份)有所好转,交通拥堵有所缓解,高峰期间市区主干路网速度上升4.2%、拥堵路段下降11%,错峰上下班措施“削峰填谷、均衡流量、缓解拥堵”的效果显现。
  2009年本市净增机动车51.4万辆,今年截止4月15日,本市又净增机动车18.6万辆,机动车保有量达到422.4万辆。4月份以来市区上路机动车明显增多,高峰期间较09年底上升9.6%。4月12日市政府推出错峰上下班等综合缓堵措施,在机动车高速增长的情况下,为缓解拥堵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通过我局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城市智能交通管理指挥控制系统”进行的数据分析显示,错峰上下班实施一周以来,在早晚高峰期间道路交通呈现四个特点:
  一是市区主干路网速度上升4.2%,路网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从监控情况看,市区主干道、环路、快速联络线等道路早高峰行车速度时均48.1公里,环比3月同期上升3.5%;晚高峰行车速度时均48.2公里,环比3月同期上升5%。
  二是市区时速20公里以下拥堵路段下降11%,高峰期交通拥堵有所缓解。早高峰期间时速20公里以下拥堵路段时均46条,环比下降7.5%;晚高峰期间拥堵路段时均41条,环比下降15%。
  三是高峰期间市区路网上路机动车更趋均衡。早高峰7时至8时,市区路网上路机动车数占7时至9时上路机动车总数的比例,由“错峰”前的52.6%降至50.1%;晚高峰17时至18时,市区路网上路机动车数占17时至19时上路机动车总数的比例,由“错峰”前的57.5%降至52.1%。高峰期间路网上路机动车环比减少,逐步均衡至平峰时段。
  四是学校、医院周边道路早高峰交通压力有所缓解。本市中小学、医院仍执行原作息时间,由于错峰实施后,7至8时市区整体运行状况好于以往,市区学校、医院及周边道路车流量有所减少、运行平稳,无因流量大引发的拥堵报警。
  “错峰”实施以来,社会群众给予广泛关注,也取得初步效果,但错峰上下班只是市政府第七阶段综合缓堵措施的中的一项,是将高峰期的车流量进行分流和化解,起到削峰填谷、均衡流量作用,从而达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拥堵的目的。针对北京市机动车和驾驶员快速增长的现状,缓解市区交通拥堵还要充分发挥其他措施的综合效用,同时还需要每一名交通参与者从我做起,守法行车,文明行车。在车辆集中出行的高峰期,呼吁大家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自驾车司机应特别注意保持安全车距,避免交通违法行为的发生、减少频繁并线和违法超车,因为守法行车不仅是安全出行的保障,更是顺利行车的保障。司机朋友应维护他人正常的通行权利,守法规范自己的驾车行为,文明出行方便大家,以营造和谐有序的交通环境。(新闻办:祁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政务服务热线:12345

欣欣警官信箱:xin@jtgl.beijing.gov.cn

微信公众号

政务微博

主办: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 承办: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网站运行中心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0000174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1220号 京ICP备08006306号

主办: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