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个人中心交管问答无障碍

我局六项措施加强“摩的”交通违法整治

时间:2010年04月27日  字号: [ 大   中   小 ] 打印
       即日起至年底前,我局将在市治理“黑车”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领导下,配合全市治理黑车专项工作,开展对“摩的”、残疾人机动轮椅车、人力三轮车等交通违法行为的进一步集中整治行动,从而巩固本市治理“黑三轮”、“黑摩的”、机动车非法营运等各类“黑车”问题的成效,突出改善本市交通秩序和城市环境,维护首都良好城市形象。
  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行动主要整治五方面交通违法行为:一是正三轮摩托车(摩的)无牌照上路行驶、乱停车,违法进入管制区域、无证驾驶等交通违法行为。二是残疾人轮椅车未经登记(无牌照)上路行驶、未携带行驶证上路行驶,非下肢残疾人违法驾驶残疾人轮椅车等行驶交通违法行为。三是人力三轮车无牌照上路行驶、违法驶入禁限区域、路口闯灯越线等交通违法行为。四是电驱动三轮车未依法登记(无牌照)上道路行驶等交通违法行为。五是涉嫌从事非法运营的车辆违法停车。
  整治的重点区域包括:城区内“摩的”、残疾车、人力三轮车非法聚集揽客突出的地区,以及全市主要旅游景点、交通枢纽、城铁、地铁站口、繁华商业区、城乡结合部周边道路及主要大街。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相关部门联合执法多管齐下,多策并举,大力整治,常抓不懈对摩的黑车的整治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为进一步巩固成果,从即日起至年底,我局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要求,加强与各部门间的协作配合,抽调专门警力,会同治安、城管、交通执法等部门,迅速开展打击整治集中统一行动,采取六项措施,大力营造严管高压态势,震慑“摩的”违法上路非法营运的行为。
  一是加强重点地区巡逻管控力度。将以天安门、长安街、前三门大街、繁华商业区、交通枢纽、客运场站、地铁站点、学校、医院周边等为重点,进一步加大巡逻管控力度,并运用违法监测、电视监控等设备扩大管控时空范围,对“黑车”、“摩的”、残疾车违法停车聚集等做到对重点地区的24小时监控。
  二是依托科技手段,提前发现,防控在先。各交通支、大队和各级指挥中心充分运用高科技手段,利用电视监控系统等科技手段,加强对“摩的”违法行为高发地区、高发时段的监控、摄录,及时发现、及时取证、及时查处。
  三是充分发挥专项整顿组、执法小分队作用,加大执法打击力度。交警在路面执法中严格做到“三个一律”,即:凡“摩的”未取得牌照上路行驶或残疾车、人力三轮车违法后拒绝接受处理的,一律扣留车辆;凡属无驾驶证驾驶正三轮摩托车的,一律予以行政拘留;凡发生逆行、闯红灯等其它违法行为的,一律严格高限处罚。
  四是完善机制,强化综合整治联合执法。全市各交通支(大)队,结合辖区自身情况,联合治安、城管、交通执法等部门,加大“捆绑执法”力度,强化重点地区日常管控,凡联合执法时当场发现“摩的”、残疾人机动轮椅车和人力三轮车非法运营、有乘客乘坐的,一律现场滞留车辆,并移交城管、交通执法等部门对乘客进行现场询问、制作现场笔录,对从事非法运营的依法进行处置。
  五是加强源头治理,我局还将积极会同工商等部门,对违法生产、销售、改装“摩的”、残疾车的,坚决予以取缔,真正达到“治理一处、巩固一处”的效果,确保重点区域交通秩序平稳有序。
  六是加强社会化宣传报道。组织交通民警深入社区、单位等,宣传“黑车”、“摩的”违法上路、非法拉客的危害,号召市民群众自觉抵制,不乘坐“黑车”、“摩的”。同时,与新闻媒体沟通,对典型违法案例公开曝光,积极营造舆论氛围,得到市民群众支持。(新闻办:祁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政务服务热线:12345

欣欣警官信箱:xin@jtgl.beijing.gov.cn

微信公众号

政务微博

主办: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 承办: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网站运行中心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0000174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1220号 京ICP备08006306号

主办: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