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呼吁共建和谐公共交通秩序
自9月1日起本市针对十大交通违法和交通陋习全面开展交通秩序综合整治行动以来,截至10日,全市共计出动整治力量10.4万人次,发动交通志愿者和义务宣传员33.2万人次。同时,我局本着“合法合规、合情合理、最大限度方便群众”的原则,配合综合整治行动,进一步科学优化交通组织,规范交通标志设施。此间,我局共巡视7519处次路口信号灯配时、调整939处次,安装交通宣传标志490面,依法设置非机动车禁驶区200多个,增设、调整隔离护栏6504米,复划人行道210条、交通标线38公里。
综合整治行动开展以来,长安街、前三门大街、平安大街、两广路等此次整治行动的重点区域和重点道路的交通出行秩序有了明显好转。
在整治过程中,市民正在逐步养成良好的交通出行习惯,自觉遵守法规,共同承担与履行建设公共交通秩序的责任和义务。
7000交警全警动员上路参与综合整治
按照统一部署,全市交警除窗口服务岗位和重要执守岗位外,包括各级干部、机关民警、50岁以上的老民警、女交警护送岗在内,全部最大限度地全警上路执勤,定人、定岗、定责,严查严处非机动车和行人违法、“摩的”、非法残三违法上路、车辆乱停乱放等群众深恶痛绝的交通违法行为和交通陋习。
9月1日恰逢中小学开学,又是综合秩序整顿的启动日,我局统一部署,全市7000交警全员上岗,科学调整岗位警力部署,最大限度将警力投入路面,提高路面见警率,确保整治工作效果。
500名女交警实名制上岗值守校园周边,加强疏导维护,重点负责小学生及幼儿园儿童的护送,确保了校园周边的交通秩序;一些50多岁的老民警,主动在医院周边进行交通维护疏导,缓解了医院周边的交通状况;领导干部带头上岗,率先垂范,主动承担最苦最累岗位。据统计,仅行动开始的前8天,我局副科以上现职干部就出动3922人次,极大鼓舞了队伍士气,推动了综合整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百姓支持严管,呼吁共建和谐公共交通秩序
在整治行动中,交警发现,广大市民对此次公布的十大交通违法和交通陋习反映强烈,因此这次交通秩序整治活动不仅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同时也得到了广大市民的强烈支持。
西城交通支队民警闫警官介绍,在纠正十大交通违法行为和陋习过程中,绝大部分市民都能理解和配合,违法人基本都能接受交警和协管人员的批评教育,立即纠正违法行为,有时很多路人还会帮助交警一起批评违法者。
在各大网上论坛中,网友纷纷表示:此次交通秩序综合整治非常必要。尤其是经过前期宣传,让大家对所要整治内容有所了解,然后进行正式整治处罚,非常人性化,让违法者心服口服。同时,广大市民对交警的辛勤工作表示赞赏和支持。一位家住蒋宅口的网友MR王说:“每天都看到值勤民警7点就已到岗,非常辛苦,遇到市民有交通违法行为,尤其是对于一些一贯不遵守交通法规的‘钉子户’, 他们一点也不含糊,有违必纠,直到交通违法者认识到错误为止。他们用自己的辛劳换来了大家的平安出行。”
更有市民认为,遵守交通秩序不是为了交警,而是为了自身的安全,为了城市的道路畅通。每个人都要从自身做起,提高素质,良好的公共秩序需要每个人的付出和努力。“建设世界城市,交通出行问题尤其关键,我们经常会谈论国外交通管理的一些先进做法,但作为一名普通市民,我们需要认真想一想,自己是否在平时的出行过程中严格遵纪守法,我们都是参与北京交通管理的一份子。”市民唐磊说。
交通整治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既然是陋习肯定就是顽固的,改变行为需要过程,更需要时间。这十大交通陋习都是群众反映强烈、对交通影响较大的。对此,我们绝对坚持依法严厉打击,决不放弃,只有这样才能保障百姓的合法权益和根本利益。这将是一场长期的战役,只有开始,没有结束。”我局相关负责人表明了交通秩序综合整治的态度和决心。今后,我局还将采取多项措施,持续针对“十大”交通违法行为和群众反映强烈的交通陋习进行综合整治。
该负责人还表示,希望通过综合整治实现全民参与,在全社会倡导良好的文明交通习惯,培养大家的自觉守法意识,全面提高市民文明出行意识,通过改变交通陋习净化首都的交通出行环境,递出北京作为“世界城市”的一张文明名片。(新闻办:杨子)
相关链接:
这次整治行动的重点是严重危害交通安全和交通秩序,广大群众反映强烈、深恶痛绝的10大交通违法行为和交通陋习:
1、酒后开车;
2、闯红灯;
3、涉牌涉证;
4、机动车乱停乱放;
5、社会车辆违法占用公交车道、应急车道;
6、非机动车、行人路口乱穿乱行;
7、“摩的”、非法残三违法上路;
8、大货车闯禁行;
9、车行道内兜售物品、散发小广告;
10、违法占路施工。
综合整治行动开展以来,长安街、前三门大街、平安大街、两广路等此次整治行动的重点区域和重点道路的交通出行秩序有了明显好转。
在整治过程中,市民正在逐步养成良好的交通出行习惯,自觉遵守法规,共同承担与履行建设公共交通秩序的责任和义务。
7000交警全警动员上路参与综合整治
按照统一部署,全市交警除窗口服务岗位和重要执守岗位外,包括各级干部、机关民警、50岁以上的老民警、女交警护送岗在内,全部最大限度地全警上路执勤,定人、定岗、定责,严查严处非机动车和行人违法、“摩的”、非法残三违法上路、车辆乱停乱放等群众深恶痛绝的交通违法行为和交通陋习。
9月1日恰逢中小学开学,又是综合秩序整顿的启动日,我局统一部署,全市7000交警全员上岗,科学调整岗位警力部署,最大限度将警力投入路面,提高路面见警率,确保整治工作效果。
500名女交警实名制上岗值守校园周边,加强疏导维护,重点负责小学生及幼儿园儿童的护送,确保了校园周边的交通秩序;一些50多岁的老民警,主动在医院周边进行交通维护疏导,缓解了医院周边的交通状况;领导干部带头上岗,率先垂范,主动承担最苦最累岗位。据统计,仅行动开始的前8天,我局副科以上现职干部就出动3922人次,极大鼓舞了队伍士气,推动了综合整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百姓支持严管,呼吁共建和谐公共交通秩序
在整治行动中,交警发现,广大市民对此次公布的十大交通违法和交通陋习反映强烈,因此这次交通秩序整治活动不仅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同时也得到了广大市民的强烈支持。
西城交通支队民警闫警官介绍,在纠正十大交通违法行为和陋习过程中,绝大部分市民都能理解和配合,违法人基本都能接受交警和协管人员的批评教育,立即纠正违法行为,有时很多路人还会帮助交警一起批评违法者。
在各大网上论坛中,网友纷纷表示:此次交通秩序综合整治非常必要。尤其是经过前期宣传,让大家对所要整治内容有所了解,然后进行正式整治处罚,非常人性化,让违法者心服口服。同时,广大市民对交警的辛勤工作表示赞赏和支持。一位家住蒋宅口的网友MR王说:“每天都看到值勤民警7点就已到岗,非常辛苦,遇到市民有交通违法行为,尤其是对于一些一贯不遵守交通法规的‘钉子户’, 他们一点也不含糊,有违必纠,直到交通违法者认识到错误为止。他们用自己的辛劳换来了大家的平安出行。”
更有市民认为,遵守交通秩序不是为了交警,而是为了自身的安全,为了城市的道路畅通。每个人都要从自身做起,提高素质,良好的公共秩序需要每个人的付出和努力。“建设世界城市,交通出行问题尤其关键,我们经常会谈论国外交通管理的一些先进做法,但作为一名普通市民,我们需要认真想一想,自己是否在平时的出行过程中严格遵纪守法,我们都是参与北京交通管理的一份子。”市民唐磊说。
交通整治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既然是陋习肯定就是顽固的,改变行为需要过程,更需要时间。这十大交通陋习都是群众反映强烈、对交通影响较大的。对此,我们绝对坚持依法严厉打击,决不放弃,只有这样才能保障百姓的合法权益和根本利益。这将是一场长期的战役,只有开始,没有结束。”我局相关负责人表明了交通秩序综合整治的态度和决心。今后,我局还将采取多项措施,持续针对“十大”交通违法行为和群众反映强烈的交通陋习进行综合整治。
该负责人还表示,希望通过综合整治实现全民参与,在全社会倡导良好的文明交通习惯,培养大家的自觉守法意识,全面提高市民文明出行意识,通过改变交通陋习净化首都的交通出行环境,递出北京作为“世界城市”的一张文明名片。(新闻办:杨子)
相关链接:
这次整治行动的重点是严重危害交通安全和交通秩序,广大群众反映强烈、深恶痛绝的10大交通违法行为和交通陋习:
1、酒后开车;
2、闯红灯;
3、涉牌涉证;
4、机动车乱停乱放;
5、社会车辆违法占用公交车道、应急车道;
6、非机动车、行人路口乱穿乱行;
7、“摩的”、非法残三违法上路;
8、大货车闯禁行;
9、车行道内兜售物品、散发小广告;
10、违法占路施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