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选登:让孩子们在文明交通中健康成长
我有一位在小学当老师的好朋友。记得上次回老家的时候,我特意找了一天她有课的时间,专程到学校去看她。那天下午,她在给一年级的小朋友上一堂简单的交通安全课。“过马路、左右看、红灯停、绿灯行”,“过马路要走斑马线”……她一遍又一遍教孩子们念这些大人们都耳熟能详的交通规则,并不时拿出相应的彩图给孩子们讲解。下课之后,她约我到学校附近的一家小餐馆吃饭。走到一个十字路口时,碰巧是红灯。好朋友似乎下意识的朝左手边看了看,然后拉着我的手说道:“快走,这会没车……”还没等我反应过来,就已经被她拽到了马路的另一边。
“刚才是红灯啊,你就这样跑过来了,出了事怎么办!”我说道。
“这红灯时间特长,反正刚才也没车,过来也就过来了,瞧把你紧张的。”好朋友说。
我忽然想起她刚刚上完的交通安全课,想起她教给孩子们的“过马路、左右看、红灯停、绿灯行”……“要是让刚才上课的孩子们看到自己的老师红灯时横穿马路,他们会怎么想?”我向她问道。
“哎呀,我说,你怎么就认真起来了。好了好了,我不对,下次一定注意,这下行了吧。咱俩难得见一面,我还有好多话想跟你说呢!”好朋友笑着说。
不知为什么,那顿饭我吃的并不开心,倒不是因为好朋友闯红灯的举动,而是因为她的行为,我看到了我们教育上的失败。从小到大,我们被灌输了太多的“不许”:不许闯红灯、不许随地吐痰、不许这样、不许那样……但到头来,真正能做到的却没有几个。其中的原因也许很复杂,但有一个是不能被忽略的,那就是教育者本身是否能真正做到这些。试想一下,一个天天在学校里教孩子过马路不能闯红灯的老师走在路上是有红灯必闯,一个天天在家里教孩子不能随地吐痰的家长走在路上是有痰必吐,我想这些孩子即便是对那些“不许”倒背如流,也不会去做,因为教他们的人本来就言行不一,为什么要相信他们的话呢?
联想到现在正在进行的首都文明交通行动,政府下大力气倡导文明交通,为的就是给全体市民营造一个良好的交通出行环境,进而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我们不缺乏宣传语,我们更不缺乏完备的交通规则,我们真正缺乏的是“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的勇气和脚踏实地的行动。文明交通,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我们要做的,仅仅是遵守那些从小到大就一直陪伴我们成长的简单的交通规则,在红灯时停下你的脚步,过马路时走人行横道,坐车时不向窗外乱扔杂物……让我们的孩子看到他们身边的父母、老师是这样做的,我想,他们将来也一定会成为一名文明的交通参与者。用一句我曾经在西单路口看到的宣传语来结束吧:人人需要文明交通,交通需要人人文明。
(作者:郭慧 北京仁树沃邦医疗器械有限责任公司)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