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急救 三拨交警开道
送孩子去沈阳艺考,却在途中遭遇车祸,下颌骨骨折,急需救治的河北伤者冯先生,由北京交警一路护送。全程约30公里,原本1个半小时的车程,仅用了50分钟便从东五环外赶至积水潭医院,其间动用了三拨交警。
昨天下午,记者跟随交警亲眼见证京城上演的这幕爱心接力。
一个电话
恐遇堵车 伤者家属求援122
“我们在京哈高速北京界,这里有个病人下颌骨骨折,路上已经耽误时间了,急需到积水潭医院治疗,晚了就接不上了。”昨天下午1时许,122报警服务台接到一个声音急迫的求助电话。
对方称,昨天上午,伤者冯先生及妻子从河北三河出发,送孩子去沈阳音乐学院面试,却在途中遇上车祸,冯先生下颌骨骨折,医生劝家属赶紧转到北京积水潭医院就诊,并称如不及时救治,很可能会落下残疾。
家人在当地雇了一辆120急救车,直奔北京。但担心遇到午间车流小高峰而堵车,耽误最佳救治时间,所以家人赶紧向122求助。
朝阳交警开道 警服都湿透了
记者了解到,1分钟之内,122迅速启动危重病人应急抢救预案,并将这张接警单同时下发到朝阳、东城两个交通支队,调集所在辖区的交警负责在街头设立护送接力岗。
下午1时20分 ,朝阳交通支队高速路大队的蔡警官,早已经根据命令等候在白鹿收费站。
5分钟后,随着急促的警报声,一辆120急救车从收费站外“冲”了过来。
为了节省时间,蔡警官并未上前问询,而是直接鸣笛引导120急救车紧随其后。
接下来真够蔡警官忙活的:他一边驾车,一边通过扩音器提醒前方车辆,“后方120上有急救病人,请前方车辆避让,谢谢。”
每隔几分钟,他还要通过手台跟手机,随时向同事通报车辆位置。“当时我要是有两双手估计都忙不过来。”记者注意到,虽然车里开着空调,但蔡警官的警服还是被汗水渗透了,一块一块地粘在皮肤上。“都是急的。既不敢开太快了,怕把120给带丢了,又怕耽误伤者的救治时间。”事后,蔡警官才解释原因。
东城交警护驾 热心司机加入拦车
下午1时50分,东二环建国门桥北侧外环主路的安全岛处,一辆警车和一名骑警早已经等候在这里。
“估计快到了。”交警话音未落,蔡警官的警车就出现了。
“帮我拦着后面的车。”东城交通支队东单交通大队的交警王朝勇启动警车,骑警暂将后面车辆拦截。为了感谢蔡警官的一路护送,急救车司机朝着蔡警官的警车挥手致谢。
此时的东二环,已经遇到午间车流小高峰,东二环从建国门桥至小街桥内外环车辆行驶均较为缓慢。两侧的司机听到有车辆需要避让时,纷纷摇下车窗,招手让他们通过,有的还朝着警车大喊着“加油”。
记者注意到,在二环主路入口处,一些车主主动停车避让,还有热心司机停在入口处,拦住后面的车,让警车及120车先行通过。
仅用了10分钟,王警官便把120急救车从建国门桥顺利带到了小街桥。
这个交警算得准 10分钟开进积水潭
“你们走辅路,主路太堵了,别忘了让辅路信号灯路口协助避让。”护送到辖区最后一段距离时,王警官大声地向“接棒”的和平里交通大队交警建议道。
下午2时3分许,在警车的护送下,急救车开出了主路,飞快地向积水潭医院驶去。“要是一切顺利,10分钟就能把车带到医院。”这名交警果然没吹牛皮,下午2时10分许,急救车开进了积水潭医院。
家属 要给“好样的”警官送锦旗
昨天下午,在积水潭医院急诊室外,冯先生的家人正等在CT室门口等待伤者做检查。冯先生被推出来时,嘴角还有血迹,白衬衣被血浸透,整个人已经不能言语。
其弟告诉记者,昨天上午,哥哥和嫂子租了一辆依维柯,陪女儿去沈阳音乐学院面试。车上还有其他一同面试的同学和家长共7个人。
上午9时许,依维柯汽车行至沈阳附近,车前轮爆胎,车上4人不同程度受伤,其中哥哥伤势最重。
“就是怕城里堵车,所以就试着给122打了一个电话,没想到还真管用,交警帮了我们大忙了。”冯先生的家人称,因为曾在北京工作过,经常看到交警为120急救车开道的情景,所以,他们也在第一时间想到拨打122。
“北京交警真是好样的,这次多亏了他们,太感谢他们了。”今天上午,冯先生的家人向记者表示,待伤者情况稳定,会给北京交警送锦旗表示感谢。
来源:法制晚报2012/7/12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