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个人中心交管问答无障碍

海地手记之七:海地招警

时间:2012年05月24日  字号: [ 大   中   小 ] 打印

  不久前,领导在办公室宣布,周日有一场海地全国范围的警察招募考试,需要联合国工作人员现场监督。由于有上万人参考,主责单位人手严重不足,需要从其他部门抽调人员支援。
  来海地以后,我多数时间待在办公室和机房做一些技术支持工作,鲜有机会与当地警察和民众零距离接触,更难得的是可以亲身体验海地警察的工作模式,于是我毫不犹豫地第一个报名。
  考前一天,全体参与此项工作的联合国工作人员齐聚海地警察学院,由相关部门领导提出工作要求。


没有会议室,只能挤在一间办公室里开会。

  工作内容说来倒也简单,一是现场监督,避免出现大规模的舞弊、露题等问题;二是统计参考人数、男女比例等第一手资料;三是核对试卷总数,并在考试结束后将考卷送回警察学院;最后就是记录考场的一切情况,撰写监考报告。但是,由于考试规模大,仅太子港一地就借用了17所学校做为考点,每个考点最多只能分到3个联合国警察,这份看似简单的工作,完成起来却并不容易。
  做为小组负责人,开完会,我便带领其他两名联合国警察前往考点查看路线。任务清单没有路线图,只对考点所在区域做了大致的描述,我们只能一路走一路问。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搜寻终于找到了这个隐藏在一片棚户区之中的考点。看过现场情况以后,我们对第二天工作的难度有了初步的预期。


我负责的考点,一所建校近30年的中学


学校的建筑非常简单,左边一排平房,右边一个操场


有窗户、桌椅板凳间有空档,这是该校最豪华的一间教室


初二年级的教室,只有大开的门

  虽然做好了充足的心理准备,但第二天的经历依旧大大出乎我们的意料。
  次日清晨,我们按照联合国的要求7点抵达考场。此时,与前一天(周六)学校外冷冷清清的景象大不相同,考场外已是人头攒动。看来公务员的铁饭碗在哪个国家都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状况。


早上7点就已经来到考点的考生

  敲开紧闭的学校大门,发现已经有几个海地警察先于我们到达学校。但是跟他们一聊才知道,这是一场“三不知考试”:不知道有多少人参考,不知道会有几个考场,甚至不知道几点开始。


我和海地警察

  但是什么都不知道并不能代表他们不重视此次考试,7点30分,来自武警、巡警、警院等各警种的二三十名当地警察抵达考点,并立即在考点负责人的组织下召开现场会,研究怎么组织这次考试。


更多的海地警察抵达考场

  8点15分,考点负责人决定让门外躁动不安的考生进场。起初只打开了一扇小门,由三个海地警察逐个核对身份证与准考证。随着考生的不断涌来,大铁门在人群的拥挤下发出吱嘎吱嘎的惨叫,鉴于此种情况,考点负责人果断下令开启一半大门,核对证件的警察增加至十名。

    
大门口警察认真核对证件

  教室里,刚开始考官坚持按照人与人间隔一个空座的原则分配座位,但随着考生不断的涌入,刚才空出来的座位在第二轮分配座位后就全都被考生填满了。

    
初期的座位布置                                                                随后的座位安排

  即便如此,每个考场外的情景仍像下图那样。


教室满座后,门口依旧人头攒动。

  面对潮水般涌来的考生,考点负责人终于决定将验证的地点由大门口改到各个考场,由监考人员实施。同时,还多方联系,临时征用该校附近的一个幼儿园和一个小学作为附加考场。


进不了考场的考生和刚赶到的考生被引导前往附加考场


幼儿园里的考生

  时钟指向上午11点,海地能把汽车仪表台烤化的烈日已经炙烤了我们四个小时,考试依然没有要开始的迹象,仍旧有一百多人没有找到座位,徘徊在这三所学校之间。面对这些无处可去的考生,主考官毅然决定将操场里所有有阴影的地方辟为第35考场,终于所有人都就坐了。


树荫下的考生


墙根下的考生

  11点30分,主考官决定开始发卷。他带着全部试卷按照考场代码逐一发放试卷,全过程持续整整一小时。考试于12点30分正式开始。
  开考后,我们3名联合国警察分头到每个考场清点参考人数。由于教室的屋顶仅是一层薄薄的瓦楞铁,经过5个多小时的暴晒,其温度应该能轻易煎熟鸡蛋,因此,从你走进教室的那刻起,就会有一种把烙铁顶在头上的感觉,浑身上下可谓是汗如雨下。看着那些奋笔疾书的考生,想想他们从早上8点多就挤在这烤箱般的小隔间里,同情之心油然而生。


我在清点考生人数

  经过统计,我负责考点的考生总数竟然达到了1333人,而海地方面考前估计至多会有500人前来考试。事后了解到,我这个考点的参考人数在整个海地来说都算数一数二,某些考点的参考人数甚至不足200人。
  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这次考试原计划在海地大地震(2010年1月)之前举办,报名与资格审核工作早已完成,然而由于地震的发生以及政府的缺位,考试反复被推迟,直到今年3月新政府决定扩编警察队伍,重开招警考试。然而他们没有重新进行报名与资格审核,只是通过媒体反复宣传4月底将举办这次考试,原来报过名的考生均可参考,因此,考场的混乱程度可想而知。
  考试开始了,但这并不意味着事情变得顺利了,后来又发生了整个考场试卷丢失,参考人数与试卷总数不符等等一系列插曲。当然,在我们双方的共同努力下,所有意外均得到了圆满的解决。下午6点,我们三名联合国警察将试卷送至警察学院时,我已经头晕眼花,烈日下暴晒10个多小时,我唯一送进嘴里的就是一小瓶300毫升的矿泉水。
  虽然,这次考试在组织上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但从考场里的每名海地人来看(无论是考官还是考生),他们都是非常看重警察这个职业。这种态度从他们的仪表就能窥见一二。每个考生都穿了他们最好的衣服前来考试,甚至光看考生的衣服你不会觉得海地是全球最不发达国家之一。进门时,门口查验证件的警察会要求每个考生整理着装,上衣必须扎在裤子里。每名监考人员的制服都熨的笔挺,虽然有些人的警裤都已经磨得起了毛,但是裤子两侧黄道永远是鲜亮的。


被要求整理着装的考生

     
           西装笔挺的考生                        制服熨烫平整的监考人员

  结束一天的工作回到家,我已经连吃饭的劲儿都没有了。倒在床上,大脑中反复出现一句话:“在海地所有事务无论大小都确确实实需要从零开始积累经验,这真是一个百废待兴的国家啊!”
  真心希望他们对警察职责的重视不亚于他们对仪表的重视程度,希望这些新生力量的加入能尽快实现海地的和平与安定,愿他们的从警之路一帆风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政务服务热线:12345

欣欣警官信箱:xin@jtgl.beijing.gov.cn

微信公众号

政务微博

主办: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 承办: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网站运行中心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0000174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1220号 京ICP备08006306号

主办: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