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管员俞勇:中关村“护花使者”
很多人对协管员有成见,但是中关村交通大队协管员俞勇获得了大家的一致认可。每天上下学时间,俞勇在中关村2号桥旁,为中关村一小和三小接送孩子的家长提供热情的服务,他用充满爱心的工作化解了家长的成见,认真负责的态度换来了家长的信任,交通秩序也因他而大为改善。
他爱孩子爱工作
昨天清晨6点半,中关村2号桥上,俞勇已经在疏导车辆,护送学生过马路。俞勇疏导交通很有特点,他一边有节奏地吹动嘴里的哨子,一边用手打出前行、停止的手势,送孩子上学的车辆在他面前停下,俞勇早已站在车门右侧,拉上孩子的小手,“宝贝儿,今天真漂亮。”俞勇和孩子打着招呼,眼睛看着后面是否有电动自行车,将孩子护送到路边交给其他协管员,再转身继续疏导。
“他在这儿好几年了,对孩子特别有爱心。”家长很配合俞勇的疏导,俞勇能取得这份信任来之不易。从四环路边到学校,还要走3分钟的路,家长因为不放心,常常都把车停在路边,亲自步行送孩子入校,这一来一往就是七八分钟,路面总因乱停车而堵成“一锅粥”。“家长的心情我理解,但停车不能影响交通,我引导他们停车能减少拥堵。”起初有的家长不配合,不听俞勇的引导反而奚落他,“你这辈子也就干这个了,你管得着吗?”俞勇不往心里去,“我是就干这个了,但我爱这工作也要干好,您把车停好了,方便大家出行。”在好脾气的俞勇面前,家长最终都败下阵来。三年来,俞勇没和一个家长红过脸,乱停车的家长几乎没有了。
他的负责获得认可
家长认可了这位热情的协管员,有的还主动向俞勇要电话,原来,有家长看中他的认真负责,想让俞勇在自己加班时帮忙接孩子,热心肠的俞勇答应了。自此以后,俞勇就把孩子接到路边的岗亭里写作业,自己继续疏导交通,直到家长来接。
每天早上一个多小时和下午3点到6点,俞勇风雨无阻地守候在中关村2号桥旁,在其他时段,他还要在路口疏导。虽然工作辛苦收入也不多,但是俞勇的态度总是很积极。“找份工作不容易,要干就要干好。”俞勇下岗后做过车站引导员,三年前开始做交通协管员,已经习惯了每天提前到岗,去年一年,俞勇义务加班117个小时,排在全队所有协管员之首。
很多人不知道,由于腰椎间盘突出,俞勇每天上岗前都要绑上装有钢板的腰带,有时疼痛发作,他忍着不和别人说。俞勇的父母身体也不好,经常需要上医院,但对工作认真负责的俞勇从未因此请假,他和父母“约法三章”,尽量不要在他工作时间去看病,父母对他很支持,着急去医院时只能请邻居帮忙。
他喜欢“多管闲事”
在完成本职工作之余,俞勇对和交通有关的事都特别上心。刚做协管员时,俞勇没事就到路口观察交警怎么打手势,后来学以致用,在疏导交通时也有模有样。“交通拥堵很多是因为抢行造成的,看到堵点我琢磨怎么疏导。”每天早高峰,在中关村2号桥,西向东和东向东掉头的车辆都集中于此,送孩子的车辆在路边停车,进入四环主路的车道被占用。俞勇看到这点,向交通队申请了锥筒,将进入四环主路的车道隔离出来,交通秩序立即有了改观。
在俞勇身上,随身揣着一个塑料袋,里面放着一摞交通事故快处单。俞勇出行都骑车,常常看到有汽车发生刮蹭等小事故而司机没有快处单,俞勇就给他们塞上两张单子应急,“这不是我分内的活儿,就是想让司机及时处理及时挪车,免得给路面添堵。”如今,中关村大队的很多协管员都受俞勇影响,出门也随身带着快处单,送给有需要的司机。俞勇觉得协管员的工作虽然辛苦但很有意义,“每个协管员都多贡献一点光和热,就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来源:北京晨报 2012-09-25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