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个人中心交管问答无障碍

近期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频发 交管部门发布大风天气安全出行提示

时间:2025年02月06日  字号: [ 大   中   小 ] 打印

  近期,我市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多发频发,加上春节假期后半段开始气温持续偏低,且气象部门今日已发布大风预警,出行安全风险进一步提升。市公安交管部门结合天气情况发布出行安全提示,请电动自行车骑行人大风天气时尽量选择地铁公交绿色出行。

  冬春季节天气寒冷,电动自行车驾驶人穿着衣物多,行动力和感知力相对变弱,如果不遵守交通法规骑行,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将大大增加,不仅影响交通秩序,也可能危害自身和他人的生命安全。为此,北京交警结合气象部门发布的大风黄色预警,根据我市冬春季节常见的骑行问题,为大家汇总了一份驾驶电动自行车出行的安全提示,希望大家在享受电动自行车快捷、便利的同时,能够遵守交通法规,确保骑行安全。

  御寒须有“术”,骑行平安路。低温天气下,驾驶电动自行车出行的市民纷纷准备出各类御寒“神器”,如挡风被、棉把套、保暖罩等,可谓是“全副武装”。然而,电动自行车披挂的“挡风被”,也是“兜风被”,虽能起到一定防寒作用,但由于体积普遍偏大,容易绊住支撑脚、勾挂旁边事物,在大风天气下由于受力面积大,操控难度增加,也更容易发生危险。棉把套将骑行人双手“束缚”住,骑行过程中一旦遇到突发情况,手不能快速做出应对反应,极容易因误操作导致交通事故发生。另外,一些御寒装备可能遮挡驾驶人视线,也大大增加了骑行的风险系数。

  2月2日中午1点多,在西二环辅路人民医院东门前,一电动自行车骑行人在刹车后准备用脚支撑时,右脚被挡风被绊住,骑车人向右摔倒后受伤。

  北京交警提示,天冷骑车出行,御寒装备虽不可少,但是要以不影响骑行安全为前提,选择保暖又安全的方式出行。头部保暖时,骑乘电动自行车均应按规定规范佩戴安全头盔,秋冬季可以选择同时兼顾保暖效果的全盔;手部保暖时,不要使用固定车把套,可以佩戴保暖手套,保证双手活动自由灵活,遇危险可及时采取刹车等措施;上身防风御寒,可选择保暖面料的棉服,谨记正常穿衣,勿将衣服反穿;腿部、膝盖保暖,可选择保暖护膝,不仅防寒还可有效防止膝盖摔伤。特别提醒快递、外卖行业骑行者注意防寒保暖和交通安全,一定要注意控制车速、多留意周围路况,守法出行确保安全。

  天冷别心急,守法慢点骑。低温环境下,电动自行车驾驶人的反应力和行动力都会不同程度降低,发生交通事故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加,骑乘人员更应严格遵守交通法规,不得疏忽大意。然而,部分电动自行车驾驶人交通安全意识淡薄,只因天冷不想挨冻而超速行驶,甚至闯灯、逆行,不仅影响了交通秩序,也为交通安全带来隐忧。

  2月4日晚7点多,在顺义区顺平路某路口处,一辆电动自行车由东向南左转弯时抢行,与一辆由西向东正常行驶的小客车发生事故,造成骑车人受伤,后经医院抢救无效不幸身亡。

  北京交警提示,驾驶电动自行车,应在非机动车道内行驶,不得在人行便道上骑行,不可占用机动车道。通过交叉路口时,应遵守非机动车信号灯的指示,在没有非机动车信号灯的路口,则按照机动车信号灯的指示通行。驾驶电动自行车需要年满16岁,不得搭载12周岁以上的人员;电动自行车驾驶人及乘车人,请全程佩戴安全头盔。

  再次提示大家,市气象台已发布大风黄色预警,预计6日中午至夜间将有6级偏北风,阵风可达8-9级;7日白天有4级左右偏北风,阵风6-7级。请电动自行车骑行人大风天气时尽量选择地铁公交绿色出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政务服务热线:12345

欣欣警官信箱:xin@jtgl.beijing.gov.cn

微信公众号

政务微博

主办: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 承办: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网站运行中心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0000174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1220号 京ICP备08006306号

主办: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