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策一校”优化学校周边交通环境
五大举措打造安全有序畅通的开学季
进入7月份以来,北京公安交管部门利用学生放暑假的时间,对全市的中小学校周边交通状况逐一进行现场调研,对城六区的59所中小学“一校一策”制定交通改造方案,结合每所学校周边的交通现状及“痛点”,分别通过优化交通组织、完善安全措施、推进共治共建、加强宣传教育、提升科技管控等举措,优化学校周边道路交通环境。
◆分离冲突区域、打通微循环,交通组织再优化!
汇文一小坐落于东城区柳罐胡同,与重要的交通枢纽北京火车站仅相距四百米,校门前的北京站东街常年车多流量大。一到上下学时段,受接送学生的车辆与社会通行车辆相互交织影响,使原本车流量就大的北京站东街更加拥堵。针对此情况,交管部门协调校方调整其大门位置,采用剥离冲突区域、分离冲突点的手段,将原本在北京站东街接送学生改为在柳罐胡同内,将接送学生车辆从北京站东街引走,极大缓解了上下学期间北京站东街拥堵问题。(见下图)
在一师附小、翠微小学、中关村一小、中关村三小、金顶街二小、石景山师范附属小学等学校周边,通过调整道路单行交通组织,打通区域微循环,减少车流交叉点,提高通行效率,缓解学校周边区域通行不畅的症结。(见下图)
在中法实验学校,为便于学生接送,学校在北侧增设学生专用校门,一举将接送学生车辆由路侧转移至路外。在景山学校远洋分校,协调相关部门,开放了学校长期封闭的东门,增加小区内的学校出入口,使小区内学生直接进入学校。此项举措预计能够削减30%的接送车流量,有效缓解了门前拥堵。
◆施划标线、增设标志、设置禁停区,安全措施再完善!
在史家小学、月坛中学、育翔小学阳光分校等学校门前施划人行横道,保障学生安全过街;在府学小学、丰台实验、京源学校等学校地面施划“前方学校”图标;在景山学校、北京小学、中法实验学校等学校门前,增设车辆限速标志及荧光黄绿警告标志,提示过往车辆提前减速,注意避让,确保学生安全。(见下图)
在青年湖小学、景山学校远洋分校、十五中、实验中学、陈经纶帝景分校等学校门前,取消路侧停车泊位,设置禁停标志标线,保障学生上下学安全。在光明小学、文汇中学、实验一小、芳草地学校、五一小学、丰台一小、丰台十二中、金顶街二小等学校门前,扩大黄网格线禁停区域范围,保障学校门前交通秩序。(见下图)
针对水衙沟路丰台实验学校门前道路两侧设施不齐全、车辆斜停占道、通行无序等问题,在充分征求学校、社区、居民基础上,重新规划施划禁停网格标线、人行横道线、路侧停车泊位、地面提示文字以及调整道路其他标线,使道路的通行和停车秩序得到明显改观。(见下图)
◆错时停车、开辟专用停车场,共治共建再推进!
依托“警、家、校”三方论证机制,针对接送孩子车辆无序停放,因停致堵、致乱问题,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对丰台五小门前四环桥下的空间进行整合改造,将桥下空间改造为可容纳150个车位的专用停车场,实行上下学期间免费停放。(见下图)
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学校边的六合居饭店,营业时间正好与学校上下学时间完美错开,且有足够停车资源。交管部门随即与饭店沟通开放停车场,供家长错时停车接送学生。(见下图)
在中法实验学校,利用学校北侧拆迁腾退空地修建路外停车场,占地3000㎡,施划停车位99个。同时在停车场内设置学生排队区、家长等候区、非机动车接送区。(见下图)
五路通小学、五一小学、金顶街四小等学校组建学校老师、保安、家长志愿者、民警、协管员等维护队伍,通过采取上下学护送、放学站点排队、错峰上下学、安全宣传引导、小手拉大手等工作机制,共同做好校园门前交通秩序维护工作。(见下图)
◆建立交通安全培训、违法约谈机制,宣传教育再加强!
交管部门依托“一区一警”机制,协调属地街乡组织对辖区内学校安全负责人开展集中教育,提升学校对交通安全的重视程度,指导督促学校落实安全监管责任,加强对校车和集中接送学生车辆驾驶员的安全教育和管理,逐人签订安全责任书,并协调校方组织相关驾驶员开展集中交通安全学习培训,提升驾驶员守法意识,坚决杜绝超员、超速等违法行为。
同时,交管部门与教委联合建立违法曝光约谈机制,由教委将交管部门反馈的学生家长学校门前交通违法信息定期公示,对于交管部门在学校附近路面执法中发现的突出问题,以及相关驾驶员出现连续或多次违法的,及时通报校方,由德育部门组织年级组长与学生家长进行谈话教育。
◆人员现场查处、电子设备自动记录、视频巡检主动发现,科技管控再提升!
近期,一批装备有全新AI智能技术的探头已开始在学校周边道路逐步投入使用,新型电子警察可实现对违法车辆的自动追踪、自动研判、自动抓拍。(见下图)
同时,交管部门还将电视监控系统与新型电子警察进行了互补式连接,通过人工搜寻违停行为,弥补电子警察的空隙和盲区,构建人员现场查处、电子设备自动记录、视频巡检主动发现的执法模式,规范学校门前通行秩序。
(文字/齐航)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