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年风雨兼程 她们护航上学路
7点20分,海淀交通支队黄庄大队的女警孙丹阳准时到达人大附小正门“彩虹门”前,孙丹阳一边指挥开车送孩子的家长,一边挥动手势,几辆车都汇集到彩虹门前,志愿者家长和保安依次开车门帮助学生从右后车门迅速下车,分批次实现即停即走,民警、协管员、保安、家长志愿者配合默契,采取“接力棒”模式把学生安全送进学校,从而在保障学生上学路安全的同时,兼顾社会车辆的正常通行。
学校门口方寸护学岗,一天2万步
“小朋友过马路别跑,一定先观察左右车辆,注意安全!”“师傅稍等会儿,等这波儿车辆通过后再走!”“小朋友开门往后看,先开个荷叶边儿,确定安全后再下车!”人大附小的孩子们经过门口时,热情地与孙丹阳打招呼。孙丹阳也会不厌其烦的叮嘱上学的小学生及时看路注意安全,孙丹阳自承担人大附小护学工作以来,每天上下学前一小时赶到学校门口维持交通秩序,保证学生上下学时的出行安全。虽然学校门口不大的面积,孙丹阳一天的护学岗工作能走2万步。
“看着那一双双稚嫩的眼睛,一张张纯真的笑脸,心中的责任感油然而生。那一刻,守护这些孩子的安全,便是我的责任和使命”孙丹阳说道。
家长李女士:“看到护学岗的女警站在这里觉得安心,孩子交到她们手上我就赶紧开车走了,以免造成后面拥堵。”
踩出隐形斑马线 搭起平安“彩虹桥”
人大附小地处海淀区西四环辅路和蓝靛厂路交接处,临近西四环,西边有西郊机场、附近有人大附中第二分校、空军指挥学院幼儿园、汇佳幼儿园,又属于商业繁华区,学校门口道路狭窄,上下学时段车流量大,再加上部分家长没有做到守法停车,给交通运行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也增加了安全隐患。面对这些情况,女警们总是耐心地向家长们讲解交通法规,劝导他们守法文明出行。2006年,黄庄大队女民警们主动请战,成立“女警护送岗”,每天上岗1-2名女警负责早晚高峰人大附小周边交通秩序维护工作。
每天早上,针对学生上学时间,女警们都要按照引导、护送、对接的护学模式,采取大手牵小手、学生之间手拉手的方式,交替护送学生过街,安全到达校园,直到最后一个学生进入校园、交通恢复顺畅后才撤岗。
变“一专”为“多能”
如何让通过的车辆有序行驶,保证西四环辅路早晚高峰通行顺畅?如何能在最短时间内使接送孩子的车辆快速驶离及妥善处置校园周边发生的交通事故,保障西四环路交通运行安全?这是摆在女警们面前的难题。
在大多数人眼中,女警就应该在队内办公室工作,很少看到女警上路执勤,而要同时负责护送孩子、指挥疏导、纠正违法、事故处理等多项工作,即便对于男警来说也是十分困难的。该岗组的女民警们没有因为任务的艰巨而退缩,她们打破传统校园护送岗工作模式,变“一专”为“多能”,积极探索建立了一套科学高效的工作方法。岗组结合校园周边交通实际情况,采取“定岗定责、高峰疏导、平峰纠违”的工作模式,即校园门口岗负责护送孩子过马路,人大附小东口、西口岗负责疏导过往车辆;高峰时段提醒接送孩子的车辆快速驶离,对轻微违法行为予以警告处理;平峰时段进行静态停车秩序整顿,及时清理违法停放车辆,保障校园周边交通秩序。
在结束早上1个多小时的护送任务后,女警还要匆匆赶回单位继续一天忙碌的工作;到了傍晚,大家都踏上回家的路程时,她们却还在学校门前坚守岗位。不论刮风下雨、酷暑骄阳,也不论工作疲乏、家庭重担,女警们的身影从未间断,无数次的大声提醒,无数次的指挥疏导,无数次的穿梭往返,她们用执着的坚守换取了道路的畅通和孩子的平安。
在“传承”中守护着孩子们的安全和未来
“除了队里的日常工作,女子护送岗已经成为我们常态化工作的一部分,从06年护学岗成立到现在已经坚持了19年了,现在甭管是姐姐也好,妹妹也好,来了咱们队以后都会加入护学岗里边进行循环。”韩冬冬说到。
在车水马龙的晨光中,韩冬冬已经带着新警员站在人大附小门口。这是她守护这方“护学岗”的第12年,也是她作为“护学师傅”传帮带的第8个年头。
“手势要标准,观察要全面,遇到突发情况要迅速判断优先级。”韩冬冬一边疏导车辆,一边向徒弟讲解。她独创的“三线分流法”——对步行送学、开车送学的家长和其他社会车辆进行分类引导,使校园门前的通行效率提升了40%。冬季大雪时,她带领新警在结冰路面铺设防滑垫,有效保障了校园门口交通安全。她指导女警们用锥形桶搭建“爱心通道”,在韩冬冬带领下,护学岗团队坚持培训新警,她常说:“护学岗不仅是维护交通秩序,更是守护孩子们的安全和未来。”在她的带领下,护学岗团队形成了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新生力量孙丹阳、张明月;动作敏捷干练的韩冬冬;善良亲和力强的张蕊;19年坚守的宋海滢,这里还有年过五十却坚持上岗的赵铭、祝自玲;乐观向上责任心强的牛菁婧、刘立艳,她们风雨兼程守护孩子们的上学路。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陈泽毕业于人大附小,最深刻的儿时记忆,莫过于学校门口警察阿姨宋海滢穿的那一身警服,充满正义威严感。小时候,陈泽在上下学途中总能从宋海滢口中听到许多安全知识、认识了交通标志标线、以及遵守法律法规的重要意义。这些交通知识给童年的陈泽心中种下了安全的种子。
“我被宋海滢阿姨勤劳、负责和对公安工作的坚定和执着所感染。”高三那年,陈泽怀着一颗青春炽热的心,立志要做一名像宋海滢阿姨一样的警察。报考公务员时,虽然有许多职位可以选择,但他毅然选择了公安事业。宋海滢给他鼓劲说:" 我当了几十年警察,也知道警察的职业意味着什么,你既然选择了,就要用心体会其中的酸甜苦辣,要对得起头顶的国徽和身上的警服!"
陈泽到中心区交通支队实习,一连串工作下来经常会忙到大半夜。陈泽深刻地感受到公安工作的艰辛和繁重,但是一有时间他也会到人大附小护送岗这里向宋海滢学习并交流经验和心得。
“穿上这身警服,就意味着责任和奉献。我会时刻铭记宋海滢阿姨的嘱托,继续追寻她的脚步。”陈泽说到。
女警们的付出也赢得了学校、孩子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女警们经常会收到很多学生亲手制作的鲜花、手报、贺卡、图画、驱蚊小香囊、小扇子等各种手工艺品。也会有个别特殊的日子感受到孩子们的真心感谢:“阿姨今天我生日,这是我和妈妈亲手制作的小点心,送您一块,谢谢您!”
近五年来,岗组成员多次获得记功嘉奖,辛苦付出得到了认同。通过女警的努力,19年来,人大附小学校门前未发生一起涉学生类交通事故,有效缓解了校园周边交通压力,校园周边安全指数大幅提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