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管员刘春福:理解我们的人多了
“师傅,请您往后退一点,退到停止线后”,“您稍等,现在是红灯”……这是刘春福每天上班时间不断重复的两句话。51岁的刘春福,是帅府园交通大队协管队队长,“手下”有102个交通协管员。从天安门西侧路到建国门桥下,都是他们的“地盘”,配合民警,维持着每个十字路口的交通秩序。
过去的5年,给刘春福最直观的感受是,长安街更宽了,由原来的4车道扩至6车道;路上机动车增多了,高峰时段通过路口的机动车比原来翻了好几倍。刘春福还有其他的感受:以前非机动车和行人都不太好“惹”,动不动“挨骂”,现在人、车都多了,但来自交通参与者的理解也多了;每天跟民警一起工作,形成了亲密的“搭档”关系。对自己和同事们为“人车和谐”作出的贡献,刘春福还有小小的“成就感”。
不被理解 屡遭“白眼”
在南河沿路口,每天刘春福都是一手拿小旗、一手拿喇叭,忙不迭地指挥非机动车和行人,让他们各行其道。
“早先人和车都没有现在多,工作比现在要稍微轻松,不过那时候骑车人、行人也不大理解,咱老遭白眼。”刘春福说。而随着协管员协助交警维护交通秩序成为常态,刘春福觉得受到的尊重也越来越多了。“冬天冷、夏天热,甭管骑车人还是行人都特别配合,互相理解。”因此,虽说机动车和行人每年都在增长,但路口的交通秩序还是井然有序,“工作干着心里也特痛快。”
搭档交警 已有默契
无论刮风下雨、烈日严寒,交通协管员总是坚守在岗位上。刘春福说,与交警长期配合,形成了亲密的搭档关系。“民警负责机动车,协管员主要负责非机动车和行人的秩序,分工明确,互相配合,我觉得协管员和民警已经分不开了,就像一个整体。”
帅府园大队交通民警王志超说,交警在路口执勤,动静态交通秩序都得兼顾,离不了协管员的配合,而长期合作中,双方已经有了默契,经常自己一个眼神,一个手势,协管员就知道该怎么去做。
“人车和谐”疏通拥堵
2005年,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为258万辆,目前已经突破465万辆。城市道路的扩张永远抵不上机动车的增量,破解城市交通瓶颈的有效途径,就是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2010年上半年本市公共交通出行比例为39.3%,较2005年29.8%增长了9.5个百分点,今后,北京更是要在“绿色出行”上做文章,到2015年,北京轨道交通、地面公交、自行车三种“绿色出行”方式比例力争达到65%。
而“绿色出行”离不开文明的交通环境,本市交管部门也从规范司机文明行车、重点整治非机动车和行人违法行为等方面,努力营造“人车和谐”的交通局面,来疏通道路交通拥堵。刘春福也希望,所有的交通参与者都能更自觉地遵守道路交通法规,各行其道。
来源:北京晨报 2010-11-22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