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如何治“三超”
德国发明“小卡片”防止司机疲劳驾驶
据介绍,德国所有机动车辆连续行进时间达2小时,就必须要强制休息一刻钟,行驶达到6小时未休息便会被拘禁。至于每辆车行进多少时间,交管部门如何掌控,德国交管部门就要利用卡片状的“汽车运行记录器”来解决。这个小卡片如同光盘大小,所有的汽车行驶数据都被记录在上面。交管部门检查的时候,只需把这个卡片放在一个专用读卡器上,就可以读出该车的行驶状况。
法国超速50公里可能入狱
法国法律规定,超速50公里以上被视为犯罪行为。2005年,法国政府在公路上设置了1000台自动雷达测速器,凡是超速行驶的车辆按照严重程度罚款135欧元到3750欧元不等,同时可并处吊销驾驶照3年、监禁3个月的严厉处罚,甚至可能没收车辆。法国三大汽车集团相继在新车型上配置了限速装置,一旦速度被设定,司机即使再踩油门,汽车也不会加速。
澳大利亚超载需修路
澳大利亚对超限超载的处理方式一般是修路,即按承运货物的起点到终点,负责修理该路段所有的损坏路面。
网友观点
新浪微博网友@Gtz小北:俗话说,十祸九快。超速行驶往往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一则行车难免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状况,如车速过快,就没有足够的反应时间来解决状况。二则车速越快,驾驶员的视野越窄,超出100km/h,视野40°都不到。所以老生常谈,切勿超速驾驶。
南海网网友“坐岸观潮”针对超员超载之风长期存在的现状提出了几点建议:一是加大处罚力度,重罚超载车辆,甚至可吊销严重超载司机驾照,让客运公司承担相关责任;二是加大检查力度,运管、交通、交警等部门应落实长期检查制度,在路上采取固定检查和随机检查相结合的方式;三是实施有偿举报制度,加大宣传氛围,鼓励乘客举报违规超载车辆。
南海网网友“小鸟”则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剖析了乘客搭乘超员车的心理:车驶出站后,往往会走走停停一路拉人。如果路边有乘客询问有座位没有,车主一般都会让其先上车再说,而一旦上车了,即使发现人多,绝大多数的乘客都拉不下面子再下车。此外,乘客急于赶路的心理也是造成超载的因素之一。在春节等走亲访友的高峰期,多数人认为“挤一挤没关系,能到就行”,甚至碰到有交警查车时,还会有人发牢骚认为“耽误了时间”。
来源:交通安全周刊 2011-10-25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