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座积水桥改造方案率先公布
记者从排水部门获悉,“7?21”特大自然灾害后,全市已经启动74座下凹式立交桥的泵站改造工作,用时三年全部改造完成。改造完成之后,所有桥区泵站都可以应付60毫米/小时的降水量。而现在,北京市九成的道路和桥梁,仅能应对35毫米/小时的降雨量。昨天,五路居桥、莲花桥、丰益桥、安华桥的改造方案率先公布。
■泵站改造已从四桥启动
北京排水集团副总经理郑江表示,目前,北京城区的雨水管网设计标准为:可以应对一年一遇暴雨标准的达到2055公里,占总量的94%。而雨水泵站的设计标准为1-3年的74座,占总量的95%。也就是说,北京市九成的道路和桥梁,仅能应对35毫米/小时的降雨量。五路居桥、莲花桥、丰益桥、安华桥等已经启动了泵站改造计划,按计划年内将完成主体工程。
泵站改造将包括提高泵站的收水能力、排水能力、抽升能力、配电能力及配套雨水调蓄能力等。一是对雨箅子等前端雨水收集设施进行改造;二是更换更大功率水泵等;三是在桥区修建蓄水池;四是改造泵站的出水系统,和其他管网切开,使水及时排出。
■桥区汇水面积将进一步校核
郑江还表示,下一步,还要完善各桥区的进退水能力,即通过加大压力、加大管道口径等使水“来去自如”。同时将进一步校核各桥区的汇水面积,即确定接纳多大范围的水,能力内的水顺利排出、能力外的水不让其流入。而对于外来的“客水”也要建设客水的排水系统。也就是在雨水汇集沿途加装排水口和新建分流排水管道,让雨水流往下沉式立交桥的半路上就被分流排走,减轻泵站的压力。这样,“客水”和自有水将各走各的路。
■防洪总原则:西蓄东排南北分洪
目前,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防洪调度原则确定为:西蓄东排、南北分洪。
“西蓄”是利用西郊的一些砂石坑,再加上如玉渊潭公园等一些蓄水湖面,把水稍微蓄制一下,缓解西山的洪水进城,起到错峰或调峰的作用,最终向东排。
而南北分洪是指通过护城河,让雨水分别通过右安门和安河闸将西边的水排向凉水河和清河。
市水务局专家介绍,凉水河、清河、坝河和通惠河是北京城区的四大雨水排放系统。目前,四条主要排水河道全部按照防洪规划进行了疏挖整治,达到20年一遇设计、50年行洪标准。除此之外,还有30多条支流、20多个湖泊,担负着城市供水、排水的作用。最终所有的雨水都会被汇集到北运河,向下游天津市流去。
同时,本市也利用一些设施调蓄雨水,有地下的,也有坑坝、塘坝、下凹式绿地等。当河流行洪压力大时,这些设施先蓄水,再错峰行洪。
新闻内存
四桥改造方案要点
■五路居桥:①新增和改造雨水口约156座;②新建泵站独立退水雨水管线约1.3公里;③泵站通过更换两台水泵,将排水能力提升至5年一遇标准。
■莲花桥:①新增和改造雨水口约300座;②雨水管线建设近7公里;③莲花沟河岸处的公共绿地内将建设一座调蓄池,容量达10000立方米,大约相当于6个标准比赛泳池的水量。
■丰益桥:①新增和改造雨水口约166座,雨水管线建设和改造长度约1.44公里,更换一台大功率水泵,将排水能力提升至5年一遇标准;②将在泵站南侧空地之处建调蓄水池,容积约2910立方米,汛期后实施。
■安华桥:建设调蓄池,并配套改造泵站内部电气、自控、视频监视、自动雨量计等设施,将建在桥东南角的绿地。
来源:北京青年报 2012/8/8
■泵站改造已从四桥启动
北京排水集团副总经理郑江表示,目前,北京城区的雨水管网设计标准为:可以应对一年一遇暴雨标准的达到2055公里,占总量的94%。而雨水泵站的设计标准为1-3年的74座,占总量的95%。也就是说,北京市九成的道路和桥梁,仅能应对35毫米/小时的降雨量。五路居桥、莲花桥、丰益桥、安华桥等已经启动了泵站改造计划,按计划年内将完成主体工程。
泵站改造将包括提高泵站的收水能力、排水能力、抽升能力、配电能力及配套雨水调蓄能力等。一是对雨箅子等前端雨水收集设施进行改造;二是更换更大功率水泵等;三是在桥区修建蓄水池;四是改造泵站的出水系统,和其他管网切开,使水及时排出。
■桥区汇水面积将进一步校核
郑江还表示,下一步,还要完善各桥区的进退水能力,即通过加大压力、加大管道口径等使水“来去自如”。同时将进一步校核各桥区的汇水面积,即确定接纳多大范围的水,能力内的水顺利排出、能力外的水不让其流入。而对于外来的“客水”也要建设客水的排水系统。也就是在雨水汇集沿途加装排水口和新建分流排水管道,让雨水流往下沉式立交桥的半路上就被分流排走,减轻泵站的压力。这样,“客水”和自有水将各走各的路。
■防洪总原则:西蓄东排南北分洪
目前,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防洪调度原则确定为:西蓄东排、南北分洪。
“西蓄”是利用西郊的一些砂石坑,再加上如玉渊潭公园等一些蓄水湖面,把水稍微蓄制一下,缓解西山的洪水进城,起到错峰或调峰的作用,最终向东排。
而南北分洪是指通过护城河,让雨水分别通过右安门和安河闸将西边的水排向凉水河和清河。
市水务局专家介绍,凉水河、清河、坝河和通惠河是北京城区的四大雨水排放系统。目前,四条主要排水河道全部按照防洪规划进行了疏挖整治,达到20年一遇设计、50年行洪标准。除此之外,还有30多条支流、20多个湖泊,担负着城市供水、排水的作用。最终所有的雨水都会被汇集到北运河,向下游天津市流去。
同时,本市也利用一些设施调蓄雨水,有地下的,也有坑坝、塘坝、下凹式绿地等。当河流行洪压力大时,这些设施先蓄水,再错峰行洪。
新闻内存
四桥改造方案要点
■五路居桥:①新增和改造雨水口约156座;②新建泵站独立退水雨水管线约1.3公里;③泵站通过更换两台水泵,将排水能力提升至5年一遇标准。
■莲花桥:①新增和改造雨水口约300座;②雨水管线建设近7公里;③莲花沟河岸处的公共绿地内将建设一座调蓄池,容量达10000立方米,大约相当于6个标准比赛泳池的水量。
■丰益桥:①新增和改造雨水口约166座,雨水管线建设和改造长度约1.44公里,更换一台大功率水泵,将排水能力提升至5年一遇标准;②将在泵站南侧空地之处建调蓄水池,容积约2910立方米,汛期后实施。
■安华桥:建设调蓄池,并配套改造泵站内部电气、自控、视频监视、自动雨量计等设施,将建在桥东南角的绿地。
来源:北京青年报 2012/8/8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