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个人中心交管问答无障碍

年内本市新增3万停车位

时间:2013年02月22日  字号: [ 大   中   小 ] 打印
  昨日,记者从北京市发改委获悉,今年本市将新增3万个停车位,主要集中在医院、学校、博物馆、展览馆等周边,同时将在四环外的地铁站新增10个“停车-换乘”(即P+R停车场)设施。
  “为了让住在四环外的市民也能够方便搭乘地铁,今年本市计划围绕四环外地铁站点实施一批P+R停车场建设,引导小汽车合理使用。”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透露,新开工建设的地铁8号线霍营站、地铁15号线南法信站、俸伯站,房山线的篱笆房站等都已经对P+R停车场进行了规划设计,并将尽快建设投入使用。
  “P+R停车场”是指在城市外围的地铁站附近建设停车场,可以方便城市周边居民停车换乘轨道交通进城,借此减轻城市中心道路的动态交通和静态交通压力。此前,包括5号线天通苑北站、4号线安河桥北站、八通线通州北苑站、10号线巴沟站等都配套建设有“P+R停车场”,一天停车费2元至10元左右,由于价格低廉,吸引大量周边居民将小汽车停放后搭乘轨道交通进城。
  不过也由于“价廉物美”,目前已经投入使用的“P+R停车场”普遍处于严重供不应求状态。以安河桥北站为例,每天早8点不到,周边大小三个“P+R停车场”全部停满车辆,其他社会停车场、路侧停车位也大都在9点之前全部停满。在地铁站周边建设更多的“P+R停车场”已经是四环、五环外居住的市民普遍的呼声。
  市发改委方面表示,为缓解停车难,今年还将继续推动小区和单位合作错时停车,重点围绕医院、博物馆、展览馆、学校等停车难区域新建改造一批停车设施,新增停车位3万个。
  “缓解停车难主要的办法就是充分挖掘社会资源,合理利用机关、学校、企业停车设施,推广错时停车和居住区停车自治管理。”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年内还将实施郭公庄、方庄2处现有公交场站立体化改造,提高场站驻车能力,同步解决周边区域社会停车问题。同时切实改善轨道与地面交通接驳换乘条件,开工建设苹果园等综合交通枢纽,改造提升三元桥、德胜门等重点地区换乘设施,提高换乘效率。增加连接社区和地铁的“袖珍公交”数量。
  名词解释 
  “P+R”停车-换乘系统
  “P+R”停车场即“停车+换乘”的功能组合,是设置在市中心外围、与公共交通枢纽衔接、收费低廉的停车场,它通过低廉的停车费和便捷的换乘,将部分私家车交通吸引到公共交通中来。
  P+R是一种较为成熟的交通换乘系统,不但能减缓城内交通压力,为个人出行节约时间,而且还能减少大气污染,节约能源。它是国外城市交通需求管理的重要手段,应用广泛。英国对P+R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并于1973年在牛津建成英国第一个P+R设施,至今仍在使用。美国在上世纪70年代早期为缓解能源危机和城市交通拥堵,开展P+R的研究和应用。如今P+R设施在欧美、日本、新加坡等国一些大城市被广泛应用。
  在国外一些大城市的地铁、公共汽车始发站,都建有大型的P+R停车场,一般可容纳几十至上百辆汽车停放,城郊人员入城,可将汽车停放在这种免费或低收费停车场。有些停车场边还建有大型超市和购物中心,既方便人们换乘公共交通工具和购买生活必需品,也明显起到了缓解城区道路交通压力的作用。
  来源:北京日报 2013-02-22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政务服务热线:12345

欣欣警官信箱:xin@jtgl.beijing.gov.cn

微信公众号

政务微博

主办: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 承办: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网站运行中心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0000174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1220号 京ICP备08006306号

主办: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