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个人中心交管问答无障碍

新增电子眼 不再露“身份”

时间:2013年03月26日  字号: [ 大   中   小 ] 打印
  “这儿的电子眼是拍闯红灯的,走公交道没事儿,不拍。”正如此言,抱着侥幸心理违章驾车的司机大有人在。不过,今后这一现象将有望减少。
  日前,本市公布最新一期新增17个交通电子设备(以下简称“电子眼”)信息,内容包括所在区县、设置地点、监测方向和相交道路。与以往不同,此次公布的内容中少了具体监测类型。
  交管部门上午表示,电子眼监测类型并不在公安部要求的公布范围内(2009年4月1日起实施的公安部第105号令),因此不予公布。这意味着,想通过查询新增电子眼的监测内容来逃避处罚将成为难事。
  据交管部门介绍,事实上,从去年6月起,本市就开始将新增电子眼的监测类型“隐去”。对此,有一线交警称,设置电子眼的目的不在于处罚,而是让司机遵守交规,文明行车。不公布监测类型能有效避免一些司机“看碟下菜”。
  声音 “比见着警察都害怕”
  “比见着警察都害怕,这东西真拍啊!”一些司机见“眼”色变。
  不过,对于一些“熟路”司机而言,电子眼更像是他们的提示器,有电子眼的地方就规矩点儿,如果没有便开始肆无忌惮。“一般天桥或立交桥下边都有电子眼,过这些地方就得注意点。”一名司机说。
  记者曾在交管局指挥中心观察,以京通快速路为例,在公交专用道启用的时间,少数私家车违章走公交专用道,快到远通桥、四惠桥前,就赶紧驶向社会车道,过了这些区域又驶上了公交车道。
  分布 近七成增设在城六区
  目前本市共安装电子眼8368个。2009年3月31日,本市首次公布了1958个电子眼的安装地点,但未公布监测类型。由于公布的地点大多只有细化名称,不便于做区域数量统计。
  此后,本市又增设电子眼35次,共计6410个。其中,2012年6月前增设的电子眼均可通过交管部门网站查询监测类型。
  从增设数量看,城六区占到近七成,有4272个。海淀区数量最多,其次为朝阳区和东城区。其他10个区县中,大兴区增设数量最多。其中,亦庄经济开发区约占大兴区增设量的半壁江山。
  功能 超两成电子眼 专盯“闯红灯”
  在已公布的电子眼中,有5379个可查监测类型。其中,电视监控、闯红灯和综合检测三种类型的电子眼数量较多,而专盯闯红灯的电子眼最受关注,其数量超过总量的两成。
  尽管专盯“闯红灯”的电子眼数量居多,但从2010年至2012年的安装情况看,新增数量呈现逐年减少趋势。2010年增设了843个,而去年仅增设了71个。
  据一线交警介绍,闯红灯属于严重交通违法行为,本市打击力度也较大,因此前期此类电子眼设置较多。现在,市区各大路口基本都有“闯红灯”电子眼。去年,此类电子眼多增装于昌平、密云等郊区县。
  “全能选手”数量陡增
  记者发现,能够进行“综合检测”的电子眼近两年从无到有,并呈现数量陡增态势。据了解,“综合检测”电子眼是“全能选手”,能记录违法变道、车辆轧线、逆行等多种交通违法行为。
  路段 京承高速“眼线”最多
  从电子眼设置的路段看,京承高速、京藏高速和京通快速路高居前三。
  以京通快速为例,2011年4月,交通快速施划公交专用道,京通快速路在四惠桥、远通桥、双会桥及附近天桥设置了20个“综合检测”电子眼。
  2011年10月,交通快速公交车道进京方向由四惠西延到国贸桥。因此,在华贸过街天桥、万达广场前过街天桥及四惠桥又新增了3处电子眼。
  而京藏高速和京承高速上的电子眼多为超速、区间测速和牌照识别。
  计划 三年内再增三千电子眼
  按照本市“十二五”交通发展规划,至2015年,本市将扩建交通综合检测系统,新建固定式交通违法监测设备3000个。
  目前,计划新增设备涉及的区域尚未公布。
  来源:法制晚报 2013-03-25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政务服务热线:12345

欣欣警官信箱:xin@jtgl.beijing.gov.cn

微信公众号

政务微博

主办: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 承办: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网站运行中心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0000174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1220号 京ICP备08006306号

主办: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