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个人中心交管问答无障碍

辅路砌地台 隔离机动车与自行车

时间:2013年08月21日  字号: [ 大   中   小 ] 打印

  昨日,地铁5号线沿线天坛东路、崇文门外大街、崇文门内大街、东单北大街等4条示范路整治完工——这是本市首次尝试在9米及以上宽度的非机动车道上设置“地台式”连续隔离。这意味着,以往溜边儿的停车位将挪到辅路中间,驾驶人停取车辆时,不会干扰非机动车正常行驶。二环路也具备类似的改造条件,全线有望设置“机非”隔离。
  其实,这些只是本市改善骑车人和行人出行的部分新举措。今年,本市还将对地铁4、5、6号线沿线道路和二、三环路辅路的自行车和步道系统进行改善,重点治理非机动车道、人行道道路“病害”,移除人行道障碍物,完善无障碍系统,采取工程措施保证非机动车道、人行道的连续性和宽度。城市道路养护管理中心负责人杨帆说:“将路权还给行人与非机动车辆,才能引导更多人绿色出行。”
  16.1%非机动车道不合格
  市交通委今年完成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368条重点地区或重要道路之间的连接线总里程1249公里,非机动车道宽度满足规范要求(宽度≥2.5m)的里程占总里程数的83.9%,有缺陷的占16.1%;人行道宽度满足要求(宽度≥1.5m)的里程占总里程数的77.2%,有缺陷的占22.8%。
  调查显示,大部分路段自行车系统、步行系统符合规范,满足行人出行需求,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道路资源分配方面。杨帆举例说:“在自行车系统的使用中,停车占压严重挤占非机动车道;路权划分不明确,非机动车安全无保障;标识和灯控,特别是路口和立交桥区诱导系统不足。在步行系统的使用中,设施占压、挤占通行带宽度的现象较常见。”
  4条示范路挪240个停车位
  昨天,记者在崇文门外大街看到,9米宽的非机动车道中间,新添了一窄条砖石路,宽度大约0.75米。砖石路一侧约2.5米宽,紧挨着步行道,原本施划的机动车停车位已经被擦掉,只留下模糊的痕迹。今后这里将作为非机动车专用道,机动车禁止驶入。砖石路另一侧大约5.75米宽,挨着机动车道。
  一位现场施工人员介绍,贴着砖石路将施划机动车停车位,这样还给机动车行驶预留了大约3米宽的位置。按照计划,今后砖石路上每隔6米还将设置阻车桩。“这样做,既可以避免机动车越道行驶,也提高了副驾驶人员下车后的安全系数。”杨帆说,“机动车里的人停好车,有了隔离带可以站一站,之后再穿过非机动车道。”
  交通部门介绍,此次示范路主要采取加宽步道、挪移停车位、设置“机非”隔离带等措施,进一步满足行人及自行车出行的需求。天坛东路等已完工的4条示范路段共计已完成加宽步道2578平方米,挪移停车位240个,设置“机非”隔离带1812米。
  38条道路完成步道整治
  今年,城市道路养护管理中心还同步安排对崇文门东大街、科荟路、林萃路、远大路等38条市管道路示范路专项工程进行步道整治,目前均已完工。
  数据统计,这些工程修复步道破损面积21816.52平方米;补全无障碍设施缺失351.5平方米;花岗岩路缘石更换756米;清除障碍物41平方米等。
  今后,更多路面有望“升级”自行车和人行步道系统。比如二环路全线、二环路以内大约50条道路都具备设置“机非”隔离的条件。东单路口东北角的公交车站有望港湾化,非机动车道将绕到公交车站后方,避免与进出站的公交车“冲突”。
  12座立交桥下将铺“红地毯”
  最近,市交通委路政局将会同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对官园桥、月坛南桥、苏州桥、和平西桥等12座立交桥下进行完善交通整治示范工程,把自行车道涂成红色,与周围黑色的柏油路面形成鲜明反差。
  目前,交管部门已经在和平西桥桥下区域及相交路进口位置率先设置了这种非机动车专用的“红地毯”,桥区十字路口处,4条“红毯”交错,铺成“井”字,“红毯”上均为非机动车行驶区域。同时,施划非机动车标识,引导非机动车行驶。桥下两侧人行横道中央位置通过设置护栏,为行人提供二次过街区域,并新建二次过街信号灯。“体育馆路口等大型路口都将逐步完善二次过街设施。”
  交通部门介绍,会对改造后的路口和道路进行测试,检验交通流量通行的变化。今后,这些示范路的经验有望在全市推广。
  来源:北京日报 2013-08-20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政务服务热线:12345

欣欣警官信箱:xin@jtgl.beijing.gov.cn

微信公众号

政务微博

主办: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 承办: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网站运行中心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0000174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1220号 京ICP备08006306号

主办: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