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个人中心交管问答无障碍

地铁国贸站将建地下换乘厅

时间:2013年11月18日  字号: [ 大   中   小 ] 打印
  国贸中心东楼改造及交通一体化设计方案研究完成,将适时征求市民意见。据市规划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方案最大的亮点是在地铁国贸站建三层地下换乘中庭,立体解决地铁进出站和10号线与1号线换乘人流交织问题。
  现状
  地面交通混乱地下空间不足
  北京市规划委副主任王玮介绍,国贸桥地区进行过多次“手术”,但随着10号线二期的正式运行和周边区域的开发建设,大量人流、车流在此汇集,交通压力依然很大,市民反应强烈。王玮表示,先尝试疏通长安街上一东一西两个车流人流交织的堵点,利用周边用地的建设和改造机会,规划统筹组织,改善道路上各方向、各种类车流、人流混行的状况,国贸桥的“交通乱麻”将借着国贸展厅的改建进行拆解。
  方案
  设置换乘中庭人流互不交叉
  据北京市规划委介绍,方案最大的亮点是设置地下换乘中庭,增大与车站站厅连接的换乘接口宽度。同时保留两站站厅层现状换乘出入口,再各增开一个换乘接口,通向国贸东楼南侧地下方形换乘厅。
  设计人员介绍说,方案在国贸东楼南侧地下设置换乘中庭,换乘厅面积约为5300平米,下沉广场约为890平米,按分层计算可利用面积,约占用国贸地下面积10000平米。
  换乘中庭为三层,与两车站的换乘接口通道相连,立体解决地铁进出站、两站换乘、与北侧地下商业连通,各种功能流线互不交叉。同时在中庭顶部开设天窗,将自然光引入地下,提高换乘空间的舒适性。
  中庭内设有四部扶梯和一部楼梯及无障碍电梯,解决两条地铁线换乘的高差问题,避免拥堵。
  地面进行改造实现人车分流
  “一体化设计还体现在与商业无缝连接上。”市规划委介绍,将利用地下换乘中庭与原国贸地下商业空间对接,在地下二层和地下一层设置连通商业的廊桥和扶梯,作为地下空间人流集散和流转的核心,组织地铁换乘、进出站、商业人流,做到空间融合而各项功能互不干扰,地铁使用区域和商业区域分区明确,实现立体的地下步行体系。
  同时,地面交通将改造国贸地块东南角现状坡道和地库出入口,形成城市公共空间,重新组织机动车流线,尽量实现地面人车分流。记者注意到,在东南角设置下沉广场,整合地铁出入口和地下商业入口,结合绿化景观布置行人集散空间,要建成绿色、生态的公共空间。
  国贸东楼既有的曲线屋顶形体特色将被保留,建筑楼层略有调整,但仍维持原有设计元素的尺度关系。
  未来
  国贸地区建成互联地下空间
  市规划委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整合交通资源,使国贸地区形成互联互通的地下空间。其中包括地下通道自国贸东楼向北与拟建的国贸三B工程、嘉里中心、财富中心相连接,向北延伸至朝阳路;向东将下穿东三环与CBD核心区地下交通环廊和地下公共空间相连接,东延至光华路和针织路。
  待国贸东楼、国贸三B工程、CBD核心区地下空间建成后,国贸桥地下将实现互联互通的地下空间,区域间联系将更加便捷,缓解地面交通压力。
  来源:京华时报 2013-11-15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政务服务热线:12345

欣欣警官信箱:xin@jtgl.beijing.gov.cn

微信公众号

政务微博

主办: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 承办: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网站运行中心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0000174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1220号 京ICP备08006306号

主办: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