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开建本市最大地下空间
东三环以东、针织路以西,中央电视台周边区域正在开建本市最大的地下空间,总面积达52万平方米。据介绍,整个地下空间共分5层,其中,地下一层为行人通行,地下二层为车辆通行,其余则为人防工程与车库,预计可容3000辆机动车同时停放。建成以后,进入该区域工作、购物、娱乐的市民无论乘坐地铁或开车,不用走出地面,就能在多座楼宇之间穿行。
“CBD是北京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随着核心区的逐渐建成以及入驻企业的不断增加,未来将吸引10万到15万人在此工作、居住,即便我们的内部微循环系统做得再好,周边的交通出行也势必面临严峻挑战。”CBD管委会综合处处长刘秀芹介绍,为了缓解地面交通压力,借鉴美国、法国等发达国家商务区的做法,朝阳区将在位于国贸桥东北角的CBD核心区下方兴建一座本市最大的地下公共空间,引导行人、车辆从地下通行,总面积约52万平方米。
地下空间位于中央电视台周边,东起针织路、西至东三环、南起建国路、北至朝阳路,地面占地约30公顷,“不是将这片区域地下全部挖空,而是为每一座高楼配备完善的地下交通系统,并实现相互之间的连通。”据悉,这也是迄今为止本市开挖最深、面积最大、功能最复杂的地下工程项目,规划设计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建成后可为其它城市中心区大规模开发地下空间提供借鉴。
按照规划,52万平方米地下空间共分5层,最深处达37米。其中,地下一层为行人通行区,地下二层为车辆通行区,地下三至五层则为人防工程和超大型地下车库,可同时容纳3000辆机动车停放。今后,市民开车进入该区域后,可避开地面拥堵路段,直接从地下二层穿行;或者将车停放在车库,不出地面,就能轻松在多座楼宇间通行。不开车的市民,乘坐公共交通也能自由在地下行走。据刘秀芹介绍,除了现有的地铁1号线、10号线之外,未来还将有地铁14号线、快1线、快4线等多达9条地铁线路从周边通过,每个站点平均间距500米。
修建地下空间的同时,地上建筑也将陆续开工。据介绍,未来该区域地面将立起18座百米以上的摩天大楼,包括500米以上高楼一座,300米以上高楼两座。朝阳区区长吴桂英表示,按照国际商务中心的功能定位,未来该区域将重点吸引总部企业、国际金融、文化创意以及高科技企业入驻。
下一步,朝阳区还有望在长安街、东三环下方修建两条车行通道,其中一条从长安街北侧直达通惠河北路,另一条则从东三环外直达CBD西区后再到东二环。据介绍,两条道路主要提供给从CBD地区穿行的过境车辆,减少这些车辆在CBD的停留时间,从而缓解地面拥堵。目前,两条道路的施工方案正在规划论证中,待批复通过后有望开建。
来源:北京日报 2014-01-09
“CBD是北京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随着核心区的逐渐建成以及入驻企业的不断增加,未来将吸引10万到15万人在此工作、居住,即便我们的内部微循环系统做得再好,周边的交通出行也势必面临严峻挑战。”CBD管委会综合处处长刘秀芹介绍,为了缓解地面交通压力,借鉴美国、法国等发达国家商务区的做法,朝阳区将在位于国贸桥东北角的CBD核心区下方兴建一座本市最大的地下公共空间,引导行人、车辆从地下通行,总面积约52万平方米。
地下空间位于中央电视台周边,东起针织路、西至东三环、南起建国路、北至朝阳路,地面占地约30公顷,“不是将这片区域地下全部挖空,而是为每一座高楼配备完善的地下交通系统,并实现相互之间的连通。”据悉,这也是迄今为止本市开挖最深、面积最大、功能最复杂的地下工程项目,规划设计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建成后可为其它城市中心区大规模开发地下空间提供借鉴。
按照规划,52万平方米地下空间共分5层,最深处达37米。其中,地下一层为行人通行区,地下二层为车辆通行区,地下三至五层则为人防工程和超大型地下车库,可同时容纳3000辆机动车停放。今后,市民开车进入该区域后,可避开地面拥堵路段,直接从地下二层穿行;或者将车停放在车库,不出地面,就能轻松在多座楼宇间通行。不开车的市民,乘坐公共交通也能自由在地下行走。据刘秀芹介绍,除了现有的地铁1号线、10号线之外,未来还将有地铁14号线、快1线、快4线等多达9条地铁线路从周边通过,每个站点平均间距500米。
修建地下空间的同时,地上建筑也将陆续开工。据介绍,未来该区域地面将立起18座百米以上的摩天大楼,包括500米以上高楼一座,300米以上高楼两座。朝阳区区长吴桂英表示,按照国际商务中心的功能定位,未来该区域将重点吸引总部企业、国际金融、文化创意以及高科技企业入驻。
下一步,朝阳区还有望在长安街、东三环下方修建两条车行通道,其中一条从长安街北侧直达通惠河北路,另一条则从东三环外直达CBD西区后再到东二环。据介绍,两条道路主要提供给从CBD地区穿行的过境车辆,减少这些车辆在CBD的停留时间,从而缓解地面拥堵。目前,两条道路的施工方案正在规划论证中,待批复通过后有望开建。
来源:北京日报 2014-01-09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