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个人中心交管问答无障碍

西四环下探“暗涵”

时间:2014年04月23日  字号: [ 大   中   小 ] 打印
  行走在这条路上,几乎很少有人知道在路的正下方,成千建设者曾日夜奋战,倒排工期,不到3年,一条巨大的输水动脉建成通水。近日,悄无声息地,这条“动脉”还做了江水今秋进京前的最后一次“体检”。
  从大宁水库出来,一渠向北延伸。从岳各庄桥开始,上接卢沟桥暗涵,下达输水终点团城湖水库,进入西四环暗涵。这是南水北调北京段总干渠施工条件最苛刻、技术难度最高的一段工程,全长12.64公里。
  暗涵进口在京港澳高速路永定路立交桥西南角。“平常里头有水,根本下不去,你们太赶趟儿了!”
  西四环暗涵工程管理负责人刘秋生带着记者去现场。“暗涵是2007年11月23日竣工的,自2008年黄壁庄水库输水进京后,一直通着水;每天都有人监测, 运行良好;这次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江水,要进行一次大‘体检’。”
  从检修竖井逐级而下,连下四段15级台阶的铁梯,我们走进暗涵。暗涵内径达3.8米,下平上拱,宽得可以开小汽车;用手一摸,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的涵体平整光滑,严丝合缝,几乎找不到“蜂窝麻面”;为了“体检”,暗涵里已排空了水,仅有浅浅的积水,掬起一汪,清澈透明。
  不时听到检修人员的吆喝声,黑乎乎的涵洞里回声不断。他们用激光测距仪量距离,记下标记。
  刘秋生敲了敲涵壁,“钢筋混凝土的表层,涂着5厘米厚的保护层。它好比一件‘防水外衣’,能防止钢筋遇水生锈,失去承压。仪器打这一走,就能看出保护层厚度有多少,薄了就得赶紧加!”
  “这几天,还会有几路人马下来排查。昨儿大周日的,水利专家下来验质量,出来时个个都挺兴奋,质量过关!”刘秋生舒了一口气。
  市南水北调调水中心主任仇文顺亲历了西四环暗涵施工的全程。那时,他是暗涵项目部部长。“直穿城市快速路,开挖出长距离大规模输水隧洞,这在国际上也属首例。上边是呼啸而过的地铁或铁路;下边是纵横交错的地下管线,供排水的、热力的、电力的、通讯的……时不时还会撞上拦路的桥桩,要做到‘井水不犯河水’谈何容易!”
  最难的当属暗涵穿过五棵松地铁站时,涵顶离地铁站底板只有3.67米。为保证地铁正常运营,专家给出了底线:沉降必须控制在5毫米以内!
  四环路上车如流水,下面的五棵松地铁站行人如织,再往下--离地面20多米,是热火朝天的施工现场。施工采用浅埋暗挖法,这是在距离地表较近的地下进行各种类型隧道洞室暗挖施工的一种方法。为的就是“不断路、不断交通、不扰民”。
  大型机械下不去,每隔一段,要挖掘一个十几米深的竖井,工人下到井里,用铁镐、铁锹小心翼翼地挖洞、铲土,用最原始的方法和工具,一米一米地推进,边开挖边浇筑。施工方在地铁下方划分三层,插入124根长15米、直径110毫米的钢管,再灌注水泥浆强化加固,铸就了一个长25米、宽16米、高3.67米的“钢铁脊梁”,将偌大的地铁站稳稳托住,牢牢控制了沉降值。在190天的施工中,监测到最大沉降值不到3毫米。
  西四环暗涵最终以“零事故”的骄人成绩顺利完工,但对这项重大工程的实时监测一刻也没有停息。
  五棵松桥西南角,西四环边上的一条狭长绿化带上,有一个1米来高的灰色铁皮箱,每3天打开一次。市水科学技术研究院高工智泓把它打开,探头一望,箱子下边是一口施工时留下的竖井,一大捆电缆线从中牵引出来。
  一共68根电缆!五棵松桥下的暗涵从里到外、从上到下都装着仪器,一个仪器牵出一根电缆。将传感器与电缆一一接通,它们就能给出一系列的数据,如钢筋的应力、混凝土的应变、围岩的变形等等。智泓说,综合分析这些数据,便是西四环暗涵五棵松段的“体检报告”。
  这样的安全监测点,西四环暗涵沿线共有13个。智泓和他的同事组成了十人小分队,专门负责数据的采集、分析和报告。“工程固若金汤,我们也要严阵以待!”
  诗人叶延滨曾用激扬的诗句赞颂道,“一根巨大的输液管插进了北京的年轮,北京这棵千年的神树正变得枝叶青绿……”
  来源:北京日报 2014-04-22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政务服务热线:12345

欣欣警官信箱:xin@jtgl.beijing.gov.cn

微信公众号

政务微博

主办: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 承办: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网站运行中心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0000174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1220号 京ICP备08006306号

主办: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