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北京”平台粉丝超千万
8月6日,在“平安北京”网络公共平台开通四周年之际,市公安局宣布平台总粉丝数量突破一千万,“平安北京”已成为本市大案要案最重要的核实发布渠道。同时,由北京联手12家省级公安机关建立的“环首都与西北地区公安微博联盟”正式建立,联盟成员将针对广泛传播的谣言联合微博辟谣,并实现安全防范、交通路况等跨区域信息的资源共享。
联盟合作:重大事件信息统一发布
“环首都与西北地区公安微博联盟”成员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山东、河南、甘肃、陕西、青海、宁夏、新疆等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公安机关。各成员单位将加强信息资源交流共享和实战合作的力度,构筑信息灵敏、反应快速、运转协调的互联网协作平台,全面提升公安机关微博为群众服务的综合能力和工作水平。
“对于重大事件和广泛传播的谣言,13个省市区的公安机关微博将会统一进行发布或辟谣,从而让信息更加权威,并让更多的群众看到。”“平安北京”负责人赵峰警官介绍,各地公安机关在网络上的互助合作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比如电信诈骗案例等安全防范提示,交通路况、恶劣天气等跨区域便民服务信息的联动提示,以及紧急事件的跨省接力合作。
事实上,公安微博联动已经有过成功的尝试。2010年8月28日凌晨,网友“苏小沫儿”发出30条微博,直播自杀过程。网友转发了这些微博。“平安北京”微博接到有关信息后,根据网络IP迅速锁定“苏小沫儿”的上网地址在济南,并和济南公安局官方微博联动,及时挽救了“苏小沫儿”的生命。这起事件也被网友评论为“公安微博联动第一经典案例”。
功能升级:微博私信可获取办事指南
开通四年间,“平安北京”建成了一个移动新媒体服务平台,包括微博、微信、博客、微视、新闻客户端等五种类型的新媒体应用等10个子平台。昨天,“平安北京”还启用了新浪微博粉丝服务功能,网友可通过私信自助获取公安办事指南。
记者昨天点开“平安北京”私信发现,在电脑网页和手机客户端的私信窗口下面,都增加了业务指南、便民服务、线索举报三个菜单,选择点击后,就可以收到人口、交通、出入境管理等公安业务方面的办事指南,或市公安局各单位便民服务电话,还能发送反恐线索,一经核实,可获最高4万元以上的奖励。
与此同时,市公安局与腾讯网合作,推出了“平安北京”防范电信诈骗宣传网,设置了最新电信诈骗手段预警提示、电信诈骗违法犯罪打击工作动态、网络违法犯罪线索举报接口、防范宣传视频等板块。其中,20道专门设计的防范电信诈骗自测题可以让网友测试自己的防骗能力指数,同时也对各种防范要点进行再学习。下一步,“平安北京”将进一步升级服务功能,让用户通过手机地图就能搜到最近的警务站,甚至“摇一摇”手机就能找到社区民警。
形象打造:女警炫酷海报获网友点赞
昨天,一组以“平安北京”女警花为主角的海报出现在微博上,立刻引起众多网友的转发和点赞。“原来每天跟咱粉丝互动的女警这么漂亮!”一位网友评论说。还有网友打趣地问:“为什么没有帅哥的?”赵峰介绍,“女警花的靓丽形象更吸引粉丝眼球,女性细腻的情感也更符合网上贴心人的工作理念。”
记者了解到,这是“平安北京”首次推出形象宣传海报,海报中的女警们或现场播报突发消息,或携犬巡视地铁站台,以“全城关注”、“公众安全”、“危难救助”、“日夜守护”、“拦截危险”和“网上贴心人”等主题,传递了“平安北京”利用移动新媒体“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关注社会公共安全,及时通报扶危救困,全天值守传递信息,主动发布预警提示,努力争做群众网上贴心人”的工作理念。
相关新闻
发布各类资讯6.3万余条,收到网友评论101万余条,解决网友反映的突出问题和实际困难1000余件——如今,“平安北京”网络公共平台已经成为网友心中最具公信力的警方信源,平台总粉丝数量突破1000万,并跻身全国十大政务微博。记者昨天采访了专家级粉丝——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尹鸿,解析“平安北京”成功的秘诀。
秘诀一:危难救助,赢得网友信任
“过去有事找警察,现在有事大家还会@平安北京。”尹鸿表示,通过帮助网友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平安北京”已成为网友生活中的组成部分,大家看到和安全有关的事件,就会主动寻求“平安北京”的帮助。
今年“五一”期间,一场从广西桂林到首都北京、跨度近两千公里的爱心接力紧张上演,“平安北京”联合北京市公安交管局接过了冲刺的最后一棒。4月30日,12岁男孩小包心力衰竭,在安贞医院就医,急需心脏移植。同日,桂林21岁男子叶劲脑死亡,家属决定捐献器官,小包幸运地与叶劲的心脏配型成功。5月2日17时,叶劲的心脏被成功取出,但要保证移植成功,心脏离体时间不能超过6个小时。然而,家属和医院并未提前通知北京警方。直到18时航班起飞,“平安北京”才通过监测从网上获知此信息,主动表示会全力帮助。交警紧急封路,在医院附近的公路上为直升机开辟临时“停机坪”,保障心脏按时运送到了医院。
秘诀二:发布及时,不给谣言传播机会
“政务微博代表权威信息发布,如果信息发布及时,内容真实客观,就会让谣言失去传播、扩散的机会。”尹鸿说。
今年5月25日,网络上一段“3男子轮流殴打一少年”的视频引发了舆论的强烈关注,一时间,网络中出现各种猜测和质疑。发现此情况后,“平安北京”立即通报朝阳公安分局,警方全力开展侦破工作,同时在官微上发布信息安抚网友情绪。警方于当天下午就找到了被打者及视频拍摄者。第二天,“平安北京”发出声明,通报了案件过程,并向提供线索的网友表示了感谢。该条微博获得了2万余次“赞”、近1.9万条评论,网民称赞警方处置“神速”。据统计,自“平安北京”开通至今,发布辟谣、重大案件信息和突发情况信息200余条。
秘诀三:积极互动,注重用户体验
尹鸿表示,“平安北京”没有过多地宣传自身的工作,而是注重用户体验,积极互动服务,真正起到了政务微博的沟通作用,架起政府和群众之间的桥梁。
“平安北京”24小时有人值守,对网友的私信件件回复。不久前,有网民通过私信反映,三里河一处公交站附近长期停放一辆白色汽车,十分碍事。“平安北京”立即将情况转交交管部门查办,并在第一时间将核查情况和处理措施回复给网友。
来源:北京日报 2014-08-07
联盟合作:重大事件信息统一发布
“环首都与西北地区公安微博联盟”成员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山东、河南、甘肃、陕西、青海、宁夏、新疆等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公安机关。各成员单位将加强信息资源交流共享和实战合作的力度,构筑信息灵敏、反应快速、运转协调的互联网协作平台,全面提升公安机关微博为群众服务的综合能力和工作水平。
“对于重大事件和广泛传播的谣言,13个省市区的公安机关微博将会统一进行发布或辟谣,从而让信息更加权威,并让更多的群众看到。”“平安北京”负责人赵峰警官介绍,各地公安机关在网络上的互助合作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比如电信诈骗案例等安全防范提示,交通路况、恶劣天气等跨区域便民服务信息的联动提示,以及紧急事件的跨省接力合作。
事实上,公安微博联动已经有过成功的尝试。2010年8月28日凌晨,网友“苏小沫儿”发出30条微博,直播自杀过程。网友转发了这些微博。“平安北京”微博接到有关信息后,根据网络IP迅速锁定“苏小沫儿”的上网地址在济南,并和济南公安局官方微博联动,及时挽救了“苏小沫儿”的生命。这起事件也被网友评论为“公安微博联动第一经典案例”。
功能升级:微博私信可获取办事指南
开通四年间,“平安北京”建成了一个移动新媒体服务平台,包括微博、微信、博客、微视、新闻客户端等五种类型的新媒体应用等10个子平台。昨天,“平安北京”还启用了新浪微博粉丝服务功能,网友可通过私信自助获取公安办事指南。
记者昨天点开“平安北京”私信发现,在电脑网页和手机客户端的私信窗口下面,都增加了业务指南、便民服务、线索举报三个菜单,选择点击后,就可以收到人口、交通、出入境管理等公安业务方面的办事指南,或市公安局各单位便民服务电话,还能发送反恐线索,一经核实,可获最高4万元以上的奖励。
与此同时,市公安局与腾讯网合作,推出了“平安北京”防范电信诈骗宣传网,设置了最新电信诈骗手段预警提示、电信诈骗违法犯罪打击工作动态、网络违法犯罪线索举报接口、防范宣传视频等板块。其中,20道专门设计的防范电信诈骗自测题可以让网友测试自己的防骗能力指数,同时也对各种防范要点进行再学习。下一步,“平安北京”将进一步升级服务功能,让用户通过手机地图就能搜到最近的警务站,甚至“摇一摇”手机就能找到社区民警。
形象打造:女警炫酷海报获网友点赞
昨天,一组以“平安北京”女警花为主角的海报出现在微博上,立刻引起众多网友的转发和点赞。“原来每天跟咱粉丝互动的女警这么漂亮!”一位网友评论说。还有网友打趣地问:“为什么没有帅哥的?”赵峰介绍,“女警花的靓丽形象更吸引粉丝眼球,女性细腻的情感也更符合网上贴心人的工作理念。”
记者了解到,这是“平安北京”首次推出形象宣传海报,海报中的女警们或现场播报突发消息,或携犬巡视地铁站台,以“全城关注”、“公众安全”、“危难救助”、“日夜守护”、“拦截危险”和“网上贴心人”等主题,传递了“平安北京”利用移动新媒体“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关注社会公共安全,及时通报扶危救困,全天值守传递信息,主动发布预警提示,努力争做群众网上贴心人”的工作理念。
相关新闻
发布各类资讯6.3万余条,收到网友评论101万余条,解决网友反映的突出问题和实际困难1000余件——如今,“平安北京”网络公共平台已经成为网友心中最具公信力的警方信源,平台总粉丝数量突破1000万,并跻身全国十大政务微博。记者昨天采访了专家级粉丝——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尹鸿,解析“平安北京”成功的秘诀。
秘诀一:危难救助,赢得网友信任
“过去有事找警察,现在有事大家还会@平安北京。”尹鸿表示,通过帮助网友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平安北京”已成为网友生活中的组成部分,大家看到和安全有关的事件,就会主动寻求“平安北京”的帮助。
今年“五一”期间,一场从广西桂林到首都北京、跨度近两千公里的爱心接力紧张上演,“平安北京”联合北京市公安交管局接过了冲刺的最后一棒。4月30日,12岁男孩小包心力衰竭,在安贞医院就医,急需心脏移植。同日,桂林21岁男子叶劲脑死亡,家属决定捐献器官,小包幸运地与叶劲的心脏配型成功。5月2日17时,叶劲的心脏被成功取出,但要保证移植成功,心脏离体时间不能超过6个小时。然而,家属和医院并未提前通知北京警方。直到18时航班起飞,“平安北京”才通过监测从网上获知此信息,主动表示会全力帮助。交警紧急封路,在医院附近的公路上为直升机开辟临时“停机坪”,保障心脏按时运送到了医院。
秘诀二:发布及时,不给谣言传播机会
“政务微博代表权威信息发布,如果信息发布及时,内容真实客观,就会让谣言失去传播、扩散的机会。”尹鸿说。
今年5月25日,网络上一段“3男子轮流殴打一少年”的视频引发了舆论的强烈关注,一时间,网络中出现各种猜测和质疑。发现此情况后,“平安北京”立即通报朝阳公安分局,警方全力开展侦破工作,同时在官微上发布信息安抚网友情绪。警方于当天下午就找到了被打者及视频拍摄者。第二天,“平安北京”发出声明,通报了案件过程,并向提供线索的网友表示了感谢。该条微博获得了2万余次“赞”、近1.9万条评论,网民称赞警方处置“神速”。据统计,自“平安北京”开通至今,发布辟谣、重大案件信息和突发情况信息200余条。
秘诀三:积极互动,注重用户体验
尹鸿表示,“平安北京”没有过多地宣传自身的工作,而是注重用户体验,积极互动服务,真正起到了政务微博的沟通作用,架起政府和群众之间的桥梁。
“平安北京”24小时有人值守,对网友的私信件件回复。不久前,有网民通过私信反映,三里河一处公交站附近长期停放一辆白色汽车,十分碍事。“平安北京”立即将情况转交交管部门查办,并在第一时间将核查情况和处理措施回复给网友。
来源:北京日报 2014-08-07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