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红人欣欣警官,最强大脑闪亮登场!
杜昕,男,35岁,中共党员,2006年参加公安工作,现为交管局办公室综合科民警,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荣获个人嘉奖5次、交管局“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欣欣是个“男孩”
“外国驾照过期了,还能换领中国驾照吗?”“红灯时能驾车在路口掉头吗?”……杜昕盯着屏幕,手指飞快地敲击着键盘。每隔几分钟,就有一封回信出现在来信网友邮箱中,发件人都是“欣欣警官”。通过交管局“欣欣警官信箱”,杜昕已经与市民保持这样的交流近10年,累计解答网民问题40余万个。许多网友最初并不知道,有问必答的“欣欣警官”不是女警花,而是一名热心、细心的80后阳光大男孩。
596封邮件
“欣欣警官信箱”收到网民来信后,按照流程,要根据内容转递给所对应的业务部门解答,看着信箱主页“倾心为您服务·与您心心相通”这12个字,杜昕萌生了另外一个想法:“如果我能直接答复这些邮件,让车主更快地解决问题,那该多好啊!”他开始钻研涉及车管、秩序、事故、法制等各方面业务,办公桌上700多页的《机动车管理规定汇编》、1500多页的《道路交通管理法规汇编》,书角都被他翻起了卷,红笔做的标记密密麻麻。
渐渐地,网友发现“欣欣警官”回复速度越来越快,获得了群众认可,杜昕对自己的要求越来越高——工作日来信,当天回复;非工作时间来信,次日全部处理完。“欣欣警官”名气大涨,邮件量直线上升,从日均二三十封增长到150封。
北京摇号政策刚出台时,市民来信更是井喷式增长,最多的一天有596封,杜昕忙得连水都顾不上喝。对于网友们的来信,无论是否在交管局业务范围内,杜昕都会认真做出解答。不清楚的,他就像帮朋友办事儿一样四处咨询,尽快给回复,绝不“踢皮球”。
杜昕本是个急性子,面对提问的车主,他却变成了最有耐心的人。有一次,一位咨询事故定责的中年女子收到杜昕的回复电话,把自己从买车开始遇到过的交通问题一股脑抛出,足足交流了两个小时,才满意地挂断了电话。
网友李艳青是“欣欣警官信箱”的常客。从第一次咨询外省市机动车办理进京证,到咨询暂住证的办理流程、申请北京牌照、具体路段通行规则……前后收到“欣欣警官”13次邮件回复。李艳青感叹地说:“以前总认为警察是管人的,实际接触后才知道,他们真的都是热心肠!”
把交规“翻译”给你听
回复市民来信,杜昕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答,而不是简单地把法律法规的条款复制粘贴。刚刚买新车的市民看到“机动车来历证明”这个术语就蒙了,“欣欣警官”就会告诉他,这指的就是机动车的购车发票或二手车交易发票。
有时候需要言简意赅,用最短的词句传递准确信息;有时候则需要“啰嗦”几句,把市民接下来会遇到的问题预先解答。比如,有市民咨询车辆如何转出,杜昕不是只回复办理流程,而是会贴心地多提示一句,先确认车辆转入地是否能接收,避免日后购车上牌碰到麻烦。“多说一句话,就可能让车主少跑一次冤枉路。”杜昕说。
随着咨询量增长,杜昕与同事们一起,在交管局网站上设计开发了一套智能问答系统,建立以“机动车业务”“驾驶人业务”“秩序管理”等6大类47个小类的知识库结构,细化办事流程387个。只需要输入问题的关键字,相关的答案就能立刻呈现在网友眼前。系统给出的答案不仅是经过杜昕“翻译”的最实用干货,而且还按照不同身份和业务进行了区分,“量身定做”出最适合查询人的答案。
1.4万封感谢信
在为网友解答问题的这10年,杜昕没有接到过一起投诉,他不仅有问必答,还热心参与到解决现实交通问题的过程当中。杜昕收到的第一面锦旗,来自一位残疾人驾驶员。刘先生发邮件称,想在车上加装残疾人辅助装置并办理车辆变更手续。但他不是车主,因为法规并没有明确非车主是否可以代办这种改装,“我已经快要放弃开车了。”刘先生失望地说。杜昕四处联系,一周后,在征得车主本人同意的情况下,交管部门特事特办为刘先生办理了车辆变更手续。对于信件中反映的每一个具体问题,杜昕都会迅速与相关责任部门落实具体工作措施;对于一时解决不了的,也会认真做好解释。
杜昕从小就是个热心肠,读中学、大学时帮大半个班的同学都组装和维修过电脑,工作之后还经常帮同事和朋友修手机。爱帮人忙的杜昕当“欣欣警官”,真是再合适不过了。然而,近4年来,杜昕的妻子因病多次住院,他曾想过调个离家近的岗位多顾顾家,但最了解他的妻子坚决不同意。“我知道‘欣欣警官’这4个字对你有多重要,你要一直做我和儿子崇拜的万能好警察。”妻子的一句话,让男子汉感动得落泪,坚定了继续当好“欣欣警官”的信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