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个人中心交管问答无障碍

警徽闪耀十七载 匠心铸就平安路 ——破案逾万起的交警“神探”吴扬

时间:2025年04月29日  字号: [ 大   中   小 ] 打印

在川流不息的城市脉络中

他以经验为矛,以科技为盾

侦办“炸街扰民”、“别车寻衅”类案件近百起

他总结交通案件“侦破秘籍十五法”

为一线案件查明事实、准确定性提供有力保障

十七年如一日守护着道路上的公平与正义

为群众出行营造安宁有序的交通环境

他是交通疑案的"破冰者"、"终结者"

他是路面上的“最美劳动者”

是群众心中那盏不灭的"平安灯"

他就是交警“神探”吴扬

image001

  吴扬,男,39岁,中共党员,现任交管局朝阳交通支队亚运村大队副大队长、警务技术一级主管,曾荣立个人三等功5次,荣获个人嘉奖5次。从警十七年来,吴扬的足迹踏遍了辖区的每一条街巷。当"炸街"摩托的轰鸣撕裂夜的宁静,当恶意别车者的嚣张挑战法律底线,他总是第一时间挺身而出,近百起疑难案件的侦破背后,是他熬红的双眼与浸透汗水的制服。面对错综复杂的案件,他像一位技艺精湛的"道路侦探",从细微的刹车痕迹中还原真相,在模糊的监控影像里锁定关键,累计侦破交通肇事逃逸案件13000余起,为人民群众挽回经济损失逾千万元。

明察秋毫,炼就“火眼金睛”

  丰富的办案经验使吴扬具备了较强的洞察力,在办理的各类摩托车炸街案件中,涉案驾驶人基本均存在行程长、轨迹乱、全程不摘头盔,大部分车还存在涉牌违法行为等特点。为迅速查获每一名涉案违法嫌疑人,吴扬根据摩托车炸街案件特点,利用追焦软件中的高清照片发现违法车具备的细节特征,通过号牌遮挡物上灰尘勾勒出的字母轮廓、号牌背面的数字凹痕、车身贴纸字样关联出的详细信息锁定嫌疑人准确身份,成功侦破三萝莉炸街案、涉及各类交通违法87项。27人集体炸街案,涉及各类交通违法218项。由他负责侦破的“十二少”炸街案被公安部交管局列为“飙车炸街”十大经典案例。

image003

涉案人在慧忠路隧道站立骑行

image005

三名女孩追焦骑行

image007

十二名少年在慧忠路飙车反复穿行

  练就这样一双“火眼金睛”,吴扬表示,靠的不仅是时间经验的积累,平时还需要下真功夫去认真研究,办案时要严谨,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愚者“吴”敌,锲而不舍梳理846辆车确定嫌疑车辆

  “我觉的没有完美的违法犯罪,也不会有无法侦破的案件,因此每当案件侦办遭遇瓶颈时,我都想“再试试”,生怕遗漏任何细节,有时为了梳理细节侦破案件,哪怕用愚公移山一样的“笨”办法,我也不会放弃”。吴扬说。

  2023年09月12日15时许,接群众举报在慧忠隧道内有三辆小客车违停、逆行、开直播,路面警力赶到现场时涉案车辆已经驶离,且隧道内无监控,报警人也无法提供准确车辆信息,案件一时陷入连违法车都无法确定的僵局。吴扬在了解了案发现场及查看监控分布情况后,提出利用隧道进出口监控逐车梳理进出时间,找出通过时间异常车辆的方法。后吴扬根据民警巡逻及报警时间,确了时长2个小时的案件可能发生时段,后通过梳理该时段内通过隧道的846辆车,发现3辆同品牌小客车驶入隧道后长时间未驶出,由此确定了违法嫌疑车;接下来,吴扬通过查找并调取三车到达前后其它途径社会车辆行车记录仪的方法,固定了三车在隧道内违法滞留期间,违停、逆行等违法行为的证据。最终,顺利查获景某等六名涉案人员并依法给予处罚。

打蛇打七寸,洞察心理巧妙侦办“变装”肇事逃逸案、袭警案

  吴扬利用业余时间自学了犯罪心理学、审讯心理学等专业知识,并在案件办理中加以合理运用。

  在侦办今年2月10日发生在容创东路的电动自行车“变装”肇事逃逸案过程中,面对案发区域无监控,受害人仅能提供有限线索的不利情况,吴扬结合案发时间、区域,反向分析肇事嫌疑人行为动机,准确判断出其出行目的应为从案发区域北侧居住区前往案发区域南侧上班,并在两名嫌疑人在无监控区域分开、并变装逃离导致线索再次中断后,再次通过心理分析,做出两名嫌疑人必会从五环下跨桥离开案发区域的判断,后通过两人挂断电话的时间,成功从监控画面中重新准确识别出已分开、变装逃离的两名嫌疑人。

image009

  在2023年09月22日的袭警案中,面对具备专业知识的犯罪嫌疑人拒不承认自己存在闯卡主观故意时,吴扬通过途径社会车辆行车记录仪及民警执法记录仪录像,逐帧还原案发经过,确认嫌疑人具备看到民警及管制设施、提前变更车道条件,并根据车道宽度、民警站位及嫌疑人车辆位置分析出嫌疑人驶入管制车道后与民警距离极小,这些铁证迫使嫌疑人不得不承认自己不顾民警拦截违法驶入管制车道并在极近距离内从民警身边加速经过存在闯卡的主观故意。最终,此份调查笔录作为检法机关给嫌疑人定罪的关键依据,获得了案件主诉检察官“细致严谨、环环相扣”的评价肯定。

“鲁米诺”试剂血液反应,侦破零口供案件

  在交通事故勘查的战场上,吴扬像一位勤勉的"知识捕手",将日常积累的各领域学问编织成破案的"天罗地网"。2024年9月4日,在朝阳区民族园路的两辆电动自行车事故案中,伤者向右倒地,头骨左侧却存在点状骨折,应为尖锐硬物磕碰致伤。但因天色较暗、监控清晰度不足,事故车上未发现接触痕迹,且肇事者否认与伤者接触,但是吴扬从伤者的伤口形状判断,车跟伤者大概率有接触。案件一时遭遇瓶颈,面临事实无法查清的窘境。吴扬想起曾在刑侦技术资料中看到的"鲁米诺"试剂,这种能在血液被擦拭后让微量血迹发出荧光的"科学之眼"。

  当蓝色的荧光在电动自行车隐蔽处幽幽亮起,这个测试撕破了肇事者的谎言面具,吴扬用他的知识储备,在交通事故勘验与刑事科学技术之间架起了一座智慧的桥梁,让"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他说:"交通事故现场就是立体教科书,而破案的关键,往往藏在专业之外的知识储备里。"正是这种永不停歇的求知精神,让他在每一个看似无解的迷局前,总能找到那把开启真相的"金钥匙"。

image011

主动出击、及时审讯,固定有效证据

  “吴扬做的笔录环环相扣,犯罪嫌疑人想不认都不行,已经作为我们培训年轻检察官的范本。”朝阳区人民检察院郎申检察官说到。

  在办理涉车类案件时吴扬都会主动出击,查获违法嫌疑人及车辆,并及时固定车辆改装、号牌变造或遮挡证据,以及行车记录仪等影音证据。如炸街、飙车时违法人处于炫耀、展示目的拍摄内容,肇事逃逸案发后当事驾驶人意识到发生事故下意识的语言、违法车辆行驶全程轨迹的导航数据等,进而准确、高效为案件确定有效线索。在嫌疑人到案后,迅速开展询问,能够使嫌疑人形成心理压力,从而如实供述,减少虚假供述的可能;而且及时审讯能够避免嫌疑人找人串供、找对方和解后达成攻守同盟的可能,从而在询问中固定关键的主观证据。

  吴扬第一时间固定的证据,可以准确、高效为案件定性,为后续办案部门融合执法、全方位打击提供证据。

为民服务的初心从未改变

  2024年04月12日18时许,吴扬在北辰桥南侧发现一老人,经询问,老人自称从大北窑出发准备返回在呼家楼的家,且未携带证件、手机等随身物品,因老人所述路线与实际位置相差过大,且除自己姓名外无法提供任何信息,吴扬将老人先带回公安机关安顿,提供饮食让老人先行休息。

  后吴扬查询老人姓名,在4281个同名人中筛查出老人实际身份及家属信息,经联系老人女儿朱女士,得知老人实际居住在海淀区花园路一号。19时许,吴扬将老人送回花园路1号院交给其女儿朱女士照顾,走失老人陈某及朱女士对首都交警热情服务人民群众,积极救助、周到照顾走失老人并及时送老人返家表示感谢。

24小时待命的“背包客”

  “案子不等人,我得随时准备好。”

  吴扬的这句话,道出了无数一线交警的共同信念。对于吴扬来说,无论何时何地,他的身边总放着一个沉甸甸的背包,这个包里装着侦查、破案常用的电脑、手电、望远镜、约束带、介绍信、调动通知书、传唤证以及一些“秘密武器”。带着这些东西,吴扬随时能出现场,调录像,随时能去抓捕嫌疑人,迅速的开展工作,随时投入战斗。

  这个包,让他成为同事眼中的“背包客”——一个24小时待命、随时能奔赴现场的破案先锋。只要一个电话,吴扬就能拎起背包,立刻出发。

  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吴扬也在不断学习提升自身能力水平,并善于将高科技、新手段运用到交管工作中:2020年,吴扬作为无人机操作员及现场勘查员代表北京交警参加了公安部交警系统大练兵比武竞赛,获无人机操作及制图“双百”满分、事故勘查科目二等奖的好成绩,并被授予“全国交警系统训练标兵”称号;此外,吴扬还多次参加北京市公安交管局“金点子”暨公安交管改革创新大赛,其中“事故法制大数据考核分析表”及“多维侦查手段办理炸街案件技战法”等项目多次获奖。2025年他当选“北京榜样 最美警察”第一季上榜人物,并荣获交管局级首都公安青年榜样荣誉称号。

image017

  “我经常会换位思考,一起案件对咱们来说是一个数字,但是对于当事人的家庭来说却是比天还大的事。我虽然是一个办案民警,但是对于当事人来说,我代表的是整个警察集体,当事人说我是负责任的警察,也进而对警察这个群体的印象会变的更好。”吴扬说。

  寒来暑往,初心如磐。吴扬用十七年的坚守诠释着"人民公安为人民"的深刻内涵。那些被他亲手终结的交通悬案,那些因他而获得公平正义的温暖笑脸,都在诉说着,在这座城市跳动的交通脉搏里,有他倾注的热血与忠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政务服务热线:12345

欣欣警官信箱:xin@jtgl.beijing.gov.cn

微信公众号

政务微博

主办: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 承办: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网站运行中心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0000174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1220号 京ICP备08006306号

主办: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