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我的专属空间交管问答无障碍

女警护学岗暖心“警”色浓 一校一策 守护平安求学路

时间:2025年09月05日  字号: [ 大   中   小 ] 打印

  随着开学季的到来,校园门前每天早晚高峰车水马龙,如何守护孩子们上学路的最后一公里安全?我市交管部门给出的答案是为每所学校“量体裁衣”,通过“一校一策”的精细化方案,全面优化校园周边交通环境。而这其中,女警们以柔肩担重任,早晚高峰执着坚守,化身最可靠的“护学人”,更有飒爽女警铁骑动态巡逻,变“一专”为“多能”,共同编织出一张坚实有力的学生安全防护网。

铁骑女警新职能 护学岗位添新兵

  清晨7点前,朝阳交通支队东外大队女铁骑马浩然已准时抵达学校门口。她先驾驶警用摩托车在学校周围巡逻,观察周边道路车流情况,随后设置车辆引导牌,并核查限速标志、临时信号灯等设施。

  马浩然一边指挥开车送孩子的家长,一边挥动手势,引导几辆车都汇集到一起,志愿者家长和保安依次拉开车门帮助学生从右后车门迅速下车,分批次实现即停即走,民警、协管员、保安、家长志愿者配合默契,采取“接力棒”模式把学生安全送进学校,从而在保障学生上学路安全的同时,兼顾社会车辆的正常通行。

  据了解,铁骑女警目前也逐渐参与到护学工作中,动态巡逻、应急响应,快速处理事故,为家长提供停车引导、维护周边秩序,并充分发挥着铁骑动、快、灵的优势,确保学校周边交通畅通。

女警护学岗暖心“警”色浓 一校一策 守护平安求学路540

变“一专”为“多能”

  开学季,女警们轮流参与护学岗,早上在7点钟学校开门之前赶到岗位上,在1个多小时的护送任务结束后,还要匆匆回单位开始一天忙碌的工作;到了傍晚,当大家都踏上回家的路程时,她们却还在学校门前坚守岗位。

  交警护学岗采取“定岗定责、高峰疏导、平峰纠违”的工作模式,即校园门口岗负责护送孩子过马路,疏导过往车辆;高峰时段提醒接送孩子的车辆快速驶离,对轻微违法行为予以警告处罚;平峰时段进行静态停车秩序整顿,及时清理违法停放车辆,全力保障校园周边交通秩序和安全。

  早上8时左右正值车流量高峰期,黄城根北街与平安里西大街交叉口是周边四所学校的重要“送学枢纽”,两辆私家车在转弯时因抢行发生刮蹭,女铁骑张钰接到指令后驾驶警用摩托车迅速到达现场,固定证据后及时将车辆清移至路边,消除了拥堵隐患,确保了学生按时到校。

  巩文睿,多次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北京第四中学、黄城根小学、鸦儿胡同小学等学校参与“上下学护学岗”、“中高考守护岗”的工作。她在岗时关注着校园周边的每一处动态情况,例如在鼓楼西大街许多家长反应接送孩子时存在车辆掉头难的问题,她多次实地考察并在放学时段劝导社会车辆为接送孩子车辆预留一定掉头空间,确保道路正常通行。

女警护学岗暖心“警”色浓 一校一策 守护平安求学路1072

  “处理事故每晚一分钟,后面存车就会排起长队,只有尽早处理才能保障后方车辆的安全顺畅”西城交通支队女警铁骑队队长郭宇航说。

女警护学岗暖心“警”色浓 一校一策 守护平安求学路1135

19年风雨坚守 搭起平安“彩虹桥”

  人大附小地处海淀区西四环辅路和蓝靛厂路交接处,临近西四环,西边有西郊机场、附近有人大附中第二分校、幼儿园等,不仅学生数量逐年增加、而且又属于商业繁华区,上学下学高峰期间,人流车流如织,对孩子们的出行安全有不小的隐患。

  2006年,黄庄大队女民警们考虑到队里警力紧缺的实际情况,便主动请战,成立了全市第一支由11名女警组成的“女警护送岗”,每天上岗1-2名女警负责早晚高峰人大附小周边的交通秩序维护工作。

  2008年,宋海滢成为警长,为更好完成此项工作,她针对自己的路面工作时间少、指挥经验欠缺的实际情况,在工作中坚持边实践、边总结、边提高,总结提炼了护学岗“四勤”指挥法,即“眼勤、手勤、嘴勤、腿勤”。眼勤是指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堵点、乱点、事故等情况;手勤是指多打手势,运用手势提醒车辆和行人;嘴勤是指要多提醒、劝阻家长、孩子和车辆,快速停靠、快速驶离,把停车影响降到最小;腿勤是要多巡视多走动,在路口动起来,通过指挥疏导让交通通行顺畅,秩序平稳良好。

女警护学岗暖心“警”色浓 一校一策 守护平安求学路1583

护学“在路上”永远“进行时”

  宋海滢说到:“我们队里各项交通保障任务比较重,所以现在女同志跟男同志担负的任务其实是一样的,日常的站岗执勤几乎都有参与,女子护送岗已经成为我们常态化工作的一部分,2006年护学岗成立到现在已经坚持了19年了,现在甭管是老同志也好,新民警也好,来了咱们队以后都会加入护学岗里边进行循环。”

  通过女警们的努力,19年来,人大附小学校门前未发生一起涉学生类交通事故,不仅有效缓解了校园周边交通压力,校园周边安全指数也大幅提升。

  女警们的付出也赢得了学校、孩子和家长的一致好评,女警们收到了很多学生亲手用彩纸制作的鲜花、手报、贺卡、图画、驱蚊小香囊、小扇子等各种手工艺品。也会有个别特殊的日子得到孩子们送的礼物:“阿姨今天我生日,这是我和妈妈亲手制作的小点心,送您一块,谢谢您!”

  “特别感谢、钦佩这些女警,经常看到司机在斑马线该减速没减速,没礼让行人的时候,她们都第一时间冲上去批评和教育这些司机们,纠正违法,宣传相关的法律知识。其实看着这是一个平凡的岗位,但是这么多年的坚守,一年四季风雨无阻准时准点的来,特别感动。我也听说咱们黄庄队工作任务很重、要求也很高,但是在孩子入学时值守这个岗位从来没有因为人手紧张缺过人。”人大附小副校长黎振刚说。

  近五年来,该护学岗组成员共29人次获嘉奖,5人次荣获个人三等功,1人荣获“幸福家庭”荣誉称号。

妈妈快看,是女交警哎!

  昌平二中所在街道沿线分布着机关单位、商铺以及公交车站等,高峰期间,校园门前接送孩子的车辆集中,交通压力随之增大。据统计,校门前100米范围内高峰时段7:30--8:30一个小时的车流量高达2300余辆次,个别家长将车辆停放在校园门前占用一条机动车道后,就会出现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交织通行的情况,极易引发交通事故,也给学生们的通学安全带来隐患。

  2023年下半年,昌平二中女警护学岗正式成立,这支由3名女警组成的女警护学岗逐渐成为昌平政府街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妈妈快看,是女交警哎!”这是她们上岗以后,从孩子们口中听到的最多的话。她们以专业的执法、细致的服务,为近千名学生筑起了交通安全屏障,并赢得了家长和学生们的认可。

  “每天看到女警在这里,把孩子交给她们我就赶紧开车走了,现在也不用早起来占车位了,孩子也能多睡20分钟。”学生家长刘先生说。

构建“全链条”护学安全网

  昌平女警护学岗实行“三定”模式——定人,每名女警负责固定路段;定时,每周一至周五早晚高峰值守;定责,工作职责涵盖交通疏导、隐患排查、应急处置,确保重点时段“见警察、见警车、见警灯”。针对“违停堵路”“不礼让斑马线”等突出问题,采用“先警告、再处罚”的柔性执法方式,对拒不配合的当事人依法开具罚单,通过日常管理与集中整治相结合,形成强大严管声势,进一步净化校园周边交通秩序环境。

女警护学岗暖心“警”色浓 一校一策 守护平安求学路2763

  护学岗女警朱雅婧在工作期间不断总结经验,提出“一日一巡、一周一汇总、一月一通报”机制,更好地对校园门前通行车辆实现规律把控。与此同时,她主动排查校园周边道路交通情况,提出整改意见,进一步科学优化交通组织,完善安全设施,消除安全隐患。在岗期间,累计发现并整改护栏松动、标识不清等隐患49处,增设减速带15条,反光镜8面,从源头消除安全风险。

  昌平二中女警护学岗设立两年来,学校周边交通事故“零发生”,家长满意度达99.8%,先后收到学校、家长赠送锦旗4面、感谢电话及信件表扬50余次。

用童心与专业成为孩子心中最酷的“安全守护者”

  当重型警用摩托车轰鸣着驶入校园,总会引来孩子们惊喜的欢呼。而从容摘下头盔的,是一位笑容明媚的女骑警——她就是朝阳交通支队的窦雨洋。

  除了日常的工作外,窦雨洋一年还要参与十余场交通安全宣讲活动,“交通安全不是死记硬背的条文,而是守护生命的技能。”窦雨洋擅长根据不同年龄段孩子的认知特点,量身定制讲解内容。面对幼儿园和低年级小朋友,她会用可爱的道具、朗朗上口的儿歌,教他们“红灯停、绿灯行”,如何安全过马路;而对于中学生,她则会深入讲解骑行自行车、电动车的规范要求和潜在风险。而最让孩子们兴奋的环节,莫过于窦雨洋带来的“重头戏”——铁骑摩托车的现场展示。她细致地讲解摩托车的功能、警用装备的作用,甚至让孩子们亲手触摸、体验,真正把交通安全知识“玩”进心里。

  同时,她也会走进国际学校和外籍儿童开展双语宣讲。她用流利的英语讲解我国交通规则、演示指挥手势,让不同文化背景的孩子都能理解并记住如何在中国安全出行。“Look, listen, and be careful”,这些简单却重要的提醒,通过她的演绎变得亲切而有力。

  当她们俯身与孩子们平视交流,戴着警盔露出温暖笑容的那一刻,铁骑女警已经成为许多孩子心中最酷的“安全守护者”。

  交警护学岗不仅仅让校园门前交通秩序更好,交通事故更少,同时也是交管部门保障群众出行安全的生动实践。护学女警们用自己的坚韧与温柔,为孩子们编织出一张安全防护网,用她们的真情点亮这座城市清晨与黄昏的信任之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政务服务热线:12345

欣欣警官信箱:xin@jtgl.beijing.gov.cn

微信公众号

政务微博

主办: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 承办: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网站运行中心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0000174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1220号 京ICP备08006306号

主办: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