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个人中心交管问答无障碍

[图]为了孩子们的平安

时间:2013年01月22日  字号: [ 大   中   小 ] 打印



  清晨的阳光刚刚照亮城市,位于车公庄北小街的西城实验二小门前便“热闹”起来——一个闪着荧光黄的身影一边指挥过往车辆有序通行,一边热情地迎接到来的学生。等到日落西山,归家的行人和车辆都已远去,这个身影才卸下疲惫,结束一天的工作。他用自己无悔的付出、无关雨雪风霜的执着,和日久不变的坚守,描绘着一幅又一幅感人的画卷。他,就是西城交通支队西外大队实验二小护送岗民警——王江宁。
  老当益壮献余热
  年近六十的王江宁已经在公安工作岗位上奉献了三十余载,今年就要退休了,却仍然不肯停下脚步,不允许自己有一丝的懈怠。他常说,既然能够在岗位上工作,说明国家和人民还需要我,那我就要发挥余热,好好干,以认真的态度工作到退休。于是,不论刮风、下雨、酷暑、严寒,每一天都能看到他在校园门前为学生们保驾护航的身影。如今,已有孙子的王江宁,面对每天从他身边欢快走过的孩子们,心中充满了疼爱。王江宁不求回报,只因为一名交警的那份责任和一位老人对孩子的爱。他把每个孩子都看做是自己的孙子、孙女,即使是从这里毕业多年的孩子,王江宁也能叫出他们的名字,他成为了这座校园门前名副其实的守护者。王江宁希望的是能看见所有的孩子都快快乐乐的读书、健健康康的成长。
  经验丰富有妙招
  在这个岗位上,王江宁已经工作了六年,关于实验二小护送岗的情况他了如指掌,对于停车难、易拥堵的问题他也自有办法。车公庄北小街道路较为狭窄,实验二小在周围小区的簇拥下显得格外“憋屈”,加之学校周边停车位紧缺,所以接送孩子的家长们便将车辆停放在主路两边,时常导致交通拥堵。王江宁看在眼里记在心头,他暗下决心,一定要解决孩子家长停车和道路拥堵之间的矛盾。经过长期的经验积累和不间断的研究论证,王江宁在校门前开辟了一块临时停车带,供接送孩子的车辆临时停放,此外,结合送孩子停车时间短的特点,他就从车门处接下孩子,手拉着手送孩子过马路,进一步节省了车辆停留等候的时间。针对接孩子放学的家长无处停车的问题,王江宁通过与学校沟通协作,从两方面入手解决。一是通过细致调查,摸清底数。告知家长学校附近每一处可用的停车场位置和允许停放车辆的数目;二是着力做通孩子家长的思想工作,与校方共同呼吁家长多走几步路,在指定区域有序停放车辆。通过努力,学校周边的拥堵状况有了明显缓解。
  倾注真情保平安
  五六年间,王江宁始终坚持提前一小时到达校园岗位,脸上挂着疼爱而又满足的笑容,逐个牵起孩子的小手,一路把孩子送进校门。每天,王江宁都一遍遍地重复着同样的动作,直到最后一个孩子平安地离开校园他才返回单位。工作中,他坚持做到“多说句话、多伸把手、多走步路”的“三个多”原则。看到孩子下车他总会忍不住的提醒“注意安全,过马路要左右看”,见到要过马路的孩子聚集多了,他就会用身体化作坚实的壁垒,打出标准的手势示意过往司机停车避让。王江宁每天的上岗时长有6个小时,可在这6小时里,他要喊话、折返接送孩子上百次,累计步行距离近5000米。王江宁说,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安全大于天,不能让孩子遇上哪怕是一丁点儿的危险。
  感动身边你我他
  王江宁的这份认真、执着和负责感动了许许多多的人。一位喜爱摄影的群众几年来一直在王江宁身边默默地观察他,一次偶然的机会,这名群众参加了“践行北京精神,喜迎党的十八大书画、摄影作品展”,将这六年中拍摄的经典片段汇聚起来,制作成视频光盘并取名《为了孩子们的平安》,视频记录下了王江宁多年坚守的感人场面,制作者说:“清晨,每当我经过西直门外某小学附近的时候,都会被一位交警的工作场面所感动。为了孩子们能平安到学校上课,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下雪,他都会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一边指挥车辆通行、疏导交通,一边热情认真的迎接每一名到来的学生,透过这一幕幕感人的画面,我们能够体会到王江宁同志对工作的认真负责和对孩子们的热爱。”学校的老师们谈起王江宁时,都会竖起大拇指说:“王警官都快六十了,一直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对孩子浓浓的关爱投入自己的工作,在校园门前站岗的这些年,交通井然有序,孩子们快乐平安,我们都很敬佩他。”接送孩子的家长们也纷纷表示,“王警官态度好,工作认真,主动到车前接孩子进学校,为家长们省了不少心,有了他,家长放心、学校安心,所以大家也不会让道路‘堵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政务服务热线:12345

欣欣警官信箱:xin@jtgl.beijing.gov.cn

微信公众号

政务微博

主办: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 承办: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网站运行中心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0000174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1220号 京ICP备08006306号

主办: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