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个人中心交管问答无障碍

相声演员刘惠醉驾被判拘4月 不请律师接受判决

时间:2012年07月12日  字号: [ 大   中   小 ] 打印

  刘惠醉驾被判拘役4个月
  没请律师,也放弃了自我辩护,今天上午,相声演员刘惠因醉驾接受法庭审理时,说得最多的便是“认罪”。这起影响甚大但程序简单的醉驾案在进行35分钟审理后落判。东城法院以危险驾驶罪判处刘惠拘役4个月,并处罚金2000元。
  庭审现场 35分钟内出判决刘惠拘役4个月
  上午九点刚过,多家媒体便来到法院,为了维护庭审秩序,法庭内拉起了警戒线,各家记者找到自己的位置后便原地“蹲守”,不肯擅离半步,9点15分左右,一男一女两名中年人步入法庭,对于是否是刘惠家人的询问,两人连连摆手,仅仅说“认识”。
  9点25分,两名法警开路,刘惠走进法庭,看上去比荧幕上消瘦一些,身穿深蓝色T恤衫,双手合握,在连绵不绝的闪光灯下走向被告人席。刚一落座,他便朗声说,对于指控“没有异议,我认罪!”作为相声演员的刘惠在法庭上的声音显得格外清晰、洪亮,据目测,他距离麦克风大概50公分左右,但他的声量却盖过了法庭里正对着话筒的所有人的声音。
  55岁的刘惠目前是中国广播艺术团说唱团国家一级演员。据东城检察院指控,2012年6月16日,刘惠饮酒后驾驶红色讴歌牌SUV汽车,在行驶至和平里西街时,与他人的小汽车发生追尾事故,经检测,刘惠每百毫升血液中的酒精含量为213毫克,已经构成醉酒驾车。刘惠对该起事故负全部责任,检方认为刘惠已经构成危险驾驶罪。
  坚持不请律师泰然接受判决
  “刘惠明确表示不委托律师辩护”。法官当庭宣布刘惠的个人意见,后者则是一脸的释然。虽然明星醉驾案引发社会极大关注,但案件本身情节简单,依据法律规定使用简易程序审理,在法庭询问、公诉人出具证据以后,刘惠再次表示,放弃自我辩护。
  “自己触犯了国家的刑律,从去年5月1日就知道醉驾违法,但心存侥幸,给自己造成了危害,也给家人造成了忧虑……既然触犯了刑律,就甘愿接受惩治,认罪服法!”在最后陈述阶段,刘惠一字一句的说。
  5分钟的休庭之后,法庭于9点55分进行一审宣判,由于刘惠的认罪态度较好,并且赔偿了案中被撞司机的全部损失共计1000元,法院以危险驾驶罪判处刘惠拘役4个月,并处罚金2000元。10点钟宣判完毕。
  宣判后,刘惠扭头望向旁听席上的那对男女,然后点头对那名男子说:“让老人家保重,我这没事!”据了解,刘惠是在挂心自己年迈的母亲,担心这件事会影响母亲身体。
  法庭对话 后悔心存侥幸酿事故
  庭审期间,刘惠没有接受媒体的采访,但从法庭上他与公诉人和法官的询问对话来看,刘惠心存侥幸醉酒驾车,他对此也相当后悔。
  公诉人:简单说说当天的经过。
  刘惠:我参加朋友孩子的婚礼,自己找了代驾,但不知道为什么就忙活着出来了,行驶到路口时,红灯,由于喝了酒,踩刹车就慢了一些。
  公诉人:你几点喝酒?
  刘惠:12点半。
  公诉人:什么酒?
  刘惠:牛栏山二锅头,38度。
  公诉人:什么时候开的车,车上多少人?
  刘惠:2点半左右,车上就我一个人。
  公诉人:事故大概是什么情况?
  刘惠:前保险杠顶住了前车的后保险杠。
  法官:你知道醉驾的后果为什么还酒后驾车?
  刘惠:想早点回家,早知道就不喝了……我心存侥幸。
  刘惠案VS高晓松案
  同为演艺圈的名人,刘惠与高晓松在一年多的时间里相继因为酒驾被判处刑罚,对比两人从起诉到获刑的过程,可以发现醉驾案发生后,对名人的处理从程序到审判上并无例外。
  1刑拘时间均为30天
  去年5月,高晓松作为首名因醉驾被刑拘的演艺名人,在被拘留一周之内,被吊销执照并被带上法庭受审,今年6月16日,刘惠也因醉驾被刑拘,所适用的拘留期限同为30天,在其被拘留的两周内被吊销驾照和起诉受审,时间较高晓松略长大概是中间遇到端午节的缘故,但适用程序周期并无出入。
  2获刑比高晓松略轻
  去年,高晓松醉驾也是在东城法院接受审理,法院判处高晓松拘役6个月,是危险驾驶罪最重的判罚,而今刘惠获刑4个月,略轻于高晓松,综合分析来看,是由事故的严重程度不同而定,此外,去年醉驾入刑刚刚实施,高晓松正好“顶风”,社会影响也更为严重。
  3刘惠受审未穿号服
  与高晓松不同的是,刘惠今天受审并没有穿号服,据了解,目前一些轻微犯罪的被告人,并没有规定必须穿号服接受审理,因此,刘惠便装受审并不是“优待”。
  来源:法制晚报2012/7/11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政务服务热线:12345

欣欣警官信箱:xin@jtgl.beijing.gov.cn

微信公众号

政务微博

主办: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 承办: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网站运行中心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0000174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1220号 京ICP备08006306号

主办: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