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站南广场打通“微循环”
经过了多年改造,北京西站南广场的道路已经完全打通,周围道路及公交场站从上周六开始连通试运行。困扰了周边居民10多年的拥堵“死结”终于靠微循环理顺,疏通。无论是从建银路口走到南广场,还是从湾子路口走到北京西站北广场,原本要拥堵十几分钟甚至几十分钟的路程,如今只需要三四分钟,就可能抵达目的地。
昨天,记者实地测试了一下新路况,在建银路口掉头向北,再朝马连道方向驶去。在前方有22辆小轿车和3辆公交车等候的情况下,记者用4分钟的时间顺利通过。而居住在附近的陈先生回忆,以前这里只有一条双方向行车的小道,从建银路口到湾子路口,一般都得走20多分钟。由北向东拐弯的湾子路口,一直都是拥堵的集中地。
三横三纵道路 疏解堵点
“那会儿是汽车走柏油路,人和自行车都得给挤到绿地上去;绿地被踩成了土道,就又有些汽车从上面开过来。白天晚上,这块儿都能堵成一锅粥。”看着已扩展到了双方向八车道的主干道,住在广外、要经过这段路到北广场的写字楼上班的王志说。
现在,在王志面前,南广场已经成为了一个多层次的交通枢纽,人流、私家车流、公交车和出租车流被三横三纵一共6条道路分开。广莲路、南广场东路、莲花池南路和马莲路、南广场1号路、西站南路,打通了南广场及周边的微循环。
从2007年开始,北京西站南广场就已经启动了公交枢纽工程。经历了几次波折以后,西站南广场东侧一块商业金融用地调整为市政公用设施用地。当时,南广场一共才有6条公交线路,但由于路窄车多,再加上乱停车,这条路并不好走。
“在这儿等20分钟,甚至半个小时都是常事儿。”银建公司的出租车司机徐师傅就住在马连道,每天早晨出车他宁愿就在广安门外的路南守着,都不愿意去南广场拉“大活儿”。出租车站在周末开始试运行,以往堵在道路中的出租车,如今都挪到了广场西侧、位于莲花池公园东门北侧的西站南广场出租车调度站中。这个调度站分为3条车道,可供300人同时候车。
记者昨日发现,以前出租车扎堆儿的路边仅停了3辆出租车,在引导员的指挥下,大多数出租车都排着队驶入了新的调度站。
南广场人车分流 终于好走
昨天,南广场的地面上已经被划出了站前步行广场、出租车停车场、公交车停车场和小车落客区、地铁换乘区等区域。“地铁9号线北京西站站已投入使用,9号线东延和地铁7号线正在建设,以后下了火车乘地铁,就更方便了。”太平桥街道副主任邵保卫说。
记者在现场看到,步行广场和机动车道中间,已经重新码放了小腿高的花池,私家车无法再靠近西站南侧出入口,行人在步行广场中,只要走两分钟就能抵达南侧出入口。正赶上国庆节,广场周围的立体花坛也非常好看,园博会吉祥物被设置在了最前方,后方绿意蔓延。
“改造之后,我们还要建设4道景观带,步行广场和机动车之间的花池会更好看。”邵保卫说。据区县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西站南北广场统一管理的方案已经上报市政府,未来南北广场的资源将有望实现共享,也将按照同一水平进行管理。
周边商业 有望活了
多年来,西站南广场的地下商城从来就没火起来过。街道办负责人说,也许就是受制于这道路交通,本来这块人流密集的地方,就是养不起商场来。
2008年年底,在西站南广场下方的地下商业设施中,本市最大的乐器广场开业。但开了半年左右,就因为生意冷清而转型为尾货市场。再过一年,又因为一半以上的摊位关闭转成了中老年人的舞场。舞场停业后,这里一直就有些游商席地卖劣质玩具,生意也不见得好。“将商业金融用地调整为市政公用设施用地,政府虽然牺牲了一些土地出让金的收益,却能让这个拥堵了十余年的地方恢复畅通。”市规划委相关负责人说。
广外大街上鳞次栉比的饭馆,却无法再往南广场一侧深入一步。“再往里路窄,不好停车,晚上路灯都不怎么亮,不是个好地界儿。”紧邻湾子路口一家知名连锁餐饮企业负责人说。
而记者昨日看到,就在新打通的道路北侧,现在已经盖起了几栋小楼。按规划,这里将提供新的餐饮、住宿设施。
“西站南广场有着天然的客流,再加上畅通的道路和便利的停车场,这个区域的商业设施未来会活了,火了。”街道相关负责人说。
相关新闻
调度站可供300人同时候车
西站南广场能打车了
上周末,西站南广场出租车调度站正式投用,西站“打车难”的问题有望缓解。
“打车难”一直是西站的“老大难”。此前,西站共有3个出租车调度站,分别在地下一层、地下二层和北广场对面的瑞海大厦地面,西站日均客流量达几十万人次,3个出租车调度站明显不够,特别是赶上春运、暑运、节日等客流高峰,在地下一层出租车调度站等候打车的乘客经常排出100多米的长龙。
自2010年1月16日西站南站房开通后,南广场进出站客流量日均已达10万人次。但此前设立的出租车调度站全部设在西站北面,南广场没有出租车调度站,黑车、私揽等现象屡禁不绝。
2011年8月,西站南广场启动缓解疏堵工程,开通3横3纵6条道路,包括广莲路、南广场东路、莲花池南路和马莲路、南广场1号路、西站南路,将南广场变成“3场2区”的格局,包括站前步行广场、出租车停车场、公交车停车场和小车落客区、地铁换乘区。
上周六,位于南广场西侧的出租车调度站终于正式投用。记者昨天实地探访发现,该出租车场站占地面积5800平方米,最多可容纳百余辆出租车,可供300人同时候车。出租车进入南广场后,绕行环岛,在南广场北端的落客区放下乘客。空驶车如想继续载客,可继续前行至调度站排队。
由于刚刚投用,南广场出租车调度站尚需完善。虽然出站后只需两分钟就能走到出租车调度站,但西站内没有关于南广场出租车调度站的明显标识,旅客找起来十分不便。
此外,由于知名度不高,昨天下午,南广场出租车调度站仍然空空如也,没有等活的出租车,场站南侧入口的候车站台上也没有旅客候车。记者看到,出站旅客多直接拉着箱子往南穿行,南广场中间的环岛周边,等着拉活儿的黑车排成一圈。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没人没车主要还是因为“大家都不知道”。
据了解,随着南广场出租车调度站的试运行,相关负责单位将进行大范围宣传。今后一段时间将在西站南广场设立禁止出租车私揽区域,将通过安装摄像头、完善指示标识等措施,规范出租车在西站南广场的运营。
来源:北京日报 2012-09-24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