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个人中心交管问答无障碍

警车带路队:我们是“最醒目的隐形人”

时间:2022年02月21日  字号: [ 大   中   小 ] 打印

  2月12日早晨7点多,迎着漫天雪花,王伟驾驶警车,走在运动员车队的最前方,直奔国家游泳中心的冬奥赛场。从去年8月起,王伟和58名同事就已开始为冬奥服务。这支“专项工作警车带路队” ,也由此成为北京警方最早为冬奥服务的成建制队伍。

1

  “冬奥运动员们每天往返驻地和赛场、训练场,都是和我们走在一起,不过吧,在市民们眼里,我们就是那个‘最醒目的隐形人’——走在车队最前头的警车,谁都看得见,但是路上老百姓从来都是冲着运动员的车子张望。”王伟说。

  带路队进入冬奥状态,远比市民想象得时间更早。去年秋天起,各种涉及冬奥场馆的建设检查、装备进驻、人员往来,以及之后的测试赛相继开始,截至去年年底,带路队为相关活动出动3139人次,带路警车2000多辆次。今年1月4日开始,大批官员、运动员、媒体工作人员陆续来京,各项任务骤然繁重起来。

  最让他骄傲的故事发生在1月13日。因疫情原因在天津被耽搁了几天的设备,必须在当天进京。天津车队抵达京津市界后,分为12个车组,分别由北京警车带领赶往目的地,其中一支前往首都体育馆的设备车辆,高度为4.2米,已经超出了北京城区内最大4.0米的限高。这是一个太突然的情况,按常规需要进行实地踩点、周密踏勘的选择合适路线的工作,必须在几个小时内快速完成。奥运车辆均是闭环管理,设备车还不能随意停车,王伟必须在极短的时间内,在同事们的配合下,挑选出合适道路。凭着曾在交管局指挥中心多年的工作经验,在车组驶入西五环的时候,他找到了一条经由阜石路、紫竹桥前往首体的合适道路。带领超高设备车一路驶来,果然没有遇到阻碍。“这感觉,跟短道速滑似的。前后都有人干扰,突发情况一个接一个,我们就得在电光石火的刹那之间,见招拆招。”

2

  在带路队调度员陈磊的手机里,存着一张照片:一张大桌子上堆满了塑料袋,每个袋子里是两名民警的晚饭。再看照片上记录的拍摄时间:1月18日深夜11点半。这一天,给他留下了太深的印象。

3

  从凌晨零点25分到晚上10点,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们分别乘坐诸多航班抵达北京,同一航班上来自不同国家的运动员要分别前往八到九个驻地。前一天临近午夜,距离第一架航班落地前不到一个小时,陈磊将工作计划书和排班表制作完毕,然后立即开始工作。

  1月18日,凌晨1时46分至2时9分,7辆带路警车带领9批次9辆大巴车分别从首都机场1号门出发前往各个酒店。之后连续20多个小时,跑道上是航班降落,大厅里是运动员入境,停车场里是车队编组,停车场外是需要按时赶到且精神饱满的带路队民警……

  最开始,航班准点还好,随着时间推移,有的早到了,有的晚点了,随之而来的是带路民警排班逐渐错乱,专用道未启用时途中遇到的拥堵、各类衔接时的突发状况、必须要保障的民警的休息……各种情况纷至沓来。临近午夜,陈磊手里最后的预备队也都派出去了,所有人的晚饭都堆在桌子上没人能吃到了。此时,电台里,陈磊的嗓子哑了,50多名还在路上的带路队民警,也已经近乎强弩之末。好在,1月19日凌晨0点30分,一切任务都结束了,运动员和工作人员们百分百平安抵达,几十个批次的抵京服务零差错,调度指挥零失误!

4

  现在,工作还没完。两位带路队交警说:“就当个老百姓心里的隐形人吧。再怎么隐形,‘冰墩墩’的热闹,每一个运动员的荣耀,老百姓对冰雪运动建立起来的爱好,都有我们的功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政务服务热线:12345

欣欣警官信箱:xin@jtgl.beijing.gov.cn

微信公众号

政务微博

主办: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 承办: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网站运行中心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0000174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1220号 京ICP备08006306号

主办: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